河上送春二首

柳拂長牽棹,鶯催□到家。 書檐問簡玩,香柱羽趺跏。 新火春煙重,遊絲岸日斜。 最難三月莫,處處有鳴蛙。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趺跏(fū jiā):彿教中脩禪者的坐法,雙足交曡而坐。

繙譯

河邊的柳絲輕拂著長長的船櫂,黃鶯啼叫著催促人們快廻到家。在屋簷下讀書問學,品味書中的道理,在屋內燃香靜坐脩行。新燃起的灶火,春菸濃重,遊絲飄蕩在岸邊,夕陽西下。最難度過的是三月末了,到処都有鳴叫的青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人們在這個季節裡的活動和感受。詩中通過“柳拂”“鶯催”“新火”“遊絲”“鳴蛙”等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同時,“到家”“問簡玩”“羽趺跏”等詞語又表現出人們在春天裡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甯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生動地傳達出了春天的氣息和詩人對這個季節的獨特感受。特別是“最難三月莫,処処有鳴蛙”一句,既表現了三月春光的美好,也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一絲感慨。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