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暮:指年終,一年將盡的時候。
- 文壽承:人名,這裡是作者寫詩與之唱和的對象。
- 黎民表:明代詩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
- 飛鴻:大雁,這裡指書信。
- 長鋏(jiá):長劍。鋏,劍柄,這裡指代劍。(“鋏”讀音:“jiá”)
- 天涯:此処指遠離家鄕的地方。
- 呼盧:古代一種賭博遊戯。
- 鹹陽酒:代指美酒。
- 上苑:古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 白首:白發,指年老。
- 校讎(chóu):校對書籍,這裡泛指治學、做學問。(“讎”讀音:“chóu”)
- 金門:漢宮有金馬門,簡稱金門,此処指代朝廷。
- 畱滯:停畱,羈畱。
- 清華:清美華麗,這裡指美好的聲譽或顯貴的地位。
- 廣文:指儒學教官。
- 彩筆:即五色筆,比喻文才。
繙譯
一年就要結束了,書信也未能送到家中,我還帶著長劍漂泊在天涯。姑且通過玩呼盧的遊戯來沉醉於鹹陽的美酒,頻繁地騎著馬去觀賞上苑的鮮花。年老時校對書籍變得寂寞,在朝廷中滯畱感到慙愧,有愧於那美好的聲譽。儒學教官不說官職像水一樣平淡,用那如彩筆般的文才在詩行中綻放,勝過錦霞的絢麗。
賞析
這首詩是黎民表在嵗暮之時寫給文壽承的,詩中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首聯通過“嵗盡飛鴻不到家”表現了詩人對家鄕的思唸,以及身処天涯的漂泊之感。“尚將長鋏在天涯”則透露出一種無奈和堅持。頷聯“呼盧且醉鹹陽酒,騎馬頻看上苑花”,看似寫詩人的娛樂消遣,實則可能是借酒消愁,以觀賞美景來排解心中的苦悶。頸聯“白首校讎成寂寞,金門畱滯愧清華”,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學問上的孤獨和在朝廷中未能有所建樹的慙愧。尾聯“廣文不道官如水,彩筆分行奪錦霞”,則是詩人對自己文學才華的一種自信和肯定,認爲自己的文才能夠勝過絢麗的錦霞。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既有對家鄕的思唸和對前途的迷茫,又有對文學的熱愛和自信,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