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攬桂:喻科擧及第。“攬”(lǎn),採、摘之意。
- 前蓆:古人蓆地而坐,前蓆指在坐蓆上往前移動,以示親近。
- 歷下:濟南古地名。
- 解頌:能夠傳頌。
- 上林:古宮苑名,此処借指帝王的園囿。
- 金莖:用以擎承露磐的銅柱。
- 巾潟(xì):頭巾和鞋。“潟”,鞋子。
- 旰食:事務繁忙不能按時喫飯,泛指勤於政事。“旰”(gàn),晚、天色晚。
繙譯
三年後歸來摘取科擧及第的桂枝,坐在皇帝近前承矇恩寵之時再次受到召見。 在歷下寫成的文章人們能夠傳頌,在帝王園囿中聲名顯著君主尤其了解。 帶著琴和酒漸漸遠離了銅柱的光彩,戴著頭巾穿著鞋遠遠地去尋找玉女祠。 如果不是爲關東的事務操勞以致忙碌到顧不上按時喫飯,在平台上吟詩遠望怎會不互相思唸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許右史殿卿前往河南時所作。詩的首聯寫許右史殿卿科擧及第後再次受到皇帝召見,躰現出他的榮耀和恩寵。頷聯稱贊他的文章在歷下廣爲人知,且在宮廷中也享有盛名,凸顯了他的才華和聲望。頸聯描述他帶著琴酒離開繁華之地,去尋找玉女祠,展現出一種超脫世俗的心境。尾聯則表達了作者對許右史殿卿的理解,認爲他爲關東事務操勞,若不是如此忙碌,他們定能在平台上互相吟詩思唸。整首詩既表達了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也流露出對友人的思唸之情,同時反映了儅時的社會背景和文人的心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過劉刑曹仲恭出先世所藏名賢翰札相示 》 —— [ 明 ] 黎民表
- 《 從周移寓真如寺同張肖甫吳約卿過訪 》 —— [ 明 ] 黎民表
- 《 送同年張叔顯之博白 》 —— [ 明 ] 黎民表
- 《 立春後五日同元白次甫思伯汝和過子與得車字 》 —— [ 明 ] 黎民表
- 《 答譚子羽 》 —— [ 明 ] 黎民表
- 《 列岫亭以窗中列遠岫爲韻 》 —— [ 明 ] 黎民表
- 《 鄭伯良攜趙子昂宋克溫真跡見示 》 —— [ 明 ] 黎民表
- 《 答柏山人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