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歸梁書水仙扇

白玉搔頭墜髻鬆。怯冷翠裙重。當時離佩解丁東。澹雲低、暮江空。 青絲結帶鴛鴦盞,歲華晚、又相逢。綠塵湘水避春風。步歸來、月宮中。
拼音

所属合集

#燕歸樑

《燕歸樑》是南宋詞人吳文英的一首詞。“白玉”兩句,將花擬人。言扇中的水仙花好像一支支白玉製成的簪釵,斜插在水仙仙子蓬鬆的青絲上;而水仙的重葉,又好像一位怕冷的俏女子在春寒中裹着的翠綠色的重裙一樣。“當時”三句,由扇畫展開聯想。“青絲”三句,描述了見扇畫所感。“盞”,即小杯子。“綠塵”三句,贊扇畫的高雅。言扇中的水仙花好像就是月中嬋娟爲了躲避春風的騷擾似的從廣寒宮中信步臨凡,來到了湘水邊上的。“避春風”與“歲華晚”相呼應。該詞運用了比喻、擬人等表現手法,生動自然,堪稱佳作。

賞析

“白玉”兩句,將花擬人。言扇中的水仙花好象一支支白玉製成的簪釵,斜插在水仙仙子蓬鬆的青絲上;而水仙的重葉,又好象一位怕冷的俏女子在春寒中裹着的翠綠色的重裙一樣。“當時”三句,從扇畫聯想。畫中的水仙生長在白雲低飛暮靄重重的江邊,它自在地隨風搖曳,我們彷彿還能聽到水仙仙子舉袂飄行時發出的佩環丁東聲。上片重在描述扇中的水仙畫。 “青絲”三句,見扇畫所感。“盞”,即小杯子。此言雖然時令已過,沒有了真正的水仙花,但我在這扇面上又見到了一朵朵盛放的形似連體鴛鴦杯似的水仙花。“綠塵”三句,贊扇畫的高雅。言扇中的水仙花好象就是月中嬋娟爲了躲避春風的騷擾似的從廣寒宮中信步臨凡,來到了湘水邊上的。“避春風”與上“歲華晚”相呼應。點明在春風和暖之時,真正的水仙花已經開始凋謝。下片重在讚頌扇畫的高雅、脫俗。又:從“步歸來,月宮中”兩句透露出,此詞仍爲憶姬。因月宮嫦娥是避夫奔月者,與去姬之行吻合,所以兩句應是祈禱姬歸也。
吳文英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