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譯文
我們曾在沙河塘上游玩,那時候的你還是少年。月中吹起長笛聲聲,曲調輕快如和雲和雁一起飛翔。
驚歎那物換星移,歲月流逝。我們對視着,兩鬢都已斑白。吳苑的迷離芳草是那樣令人心碎,倚着小樓,還有未歸的人。
注釋
醉桃源:詞牌名。雙調,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韻,下片五句四平韻。
盧長笛:系一下層社會的樂工,據詞中透露,是詞人的一位老相識,極有可能還是詞人的一位老鄉。
沙河塘:杭州的一條街道。在餘杭門內,南宋時爲繁華之處。
物換星移:景物改換,星度推移。謂時序變遷,歲月流逝。
吳苑(yuàn):指蘇州。蘇州爲春秋吳地,有宮闕苑囿之勝。後因以吳苑爲蘇州的代稱。
序
《醉桃源·贈盧長笛》是宋代詞人吳文英讚揚盧長笛的笛聲的一首詩作。此詞上片寫作者回憶盧長笛年少時就愛上吹笛,笛聲非常優美動聽,表達了對其由衷的讚美之情;下片感慨時光飛逝,“相看兩鬢絲。斷腸吳苑草悽悽。倚樓人未歸”表示隨着時間的流逝,詩人和友人再見時已經雙鬢出現銀絲,歲月不饒人。全文用詞平實,不事雕飾,表達了作者和一位民間藝人的真摯感情與深厚友誼和因久居異鄉而產生的思鄉之情。
賞析
詞的上闋憶寫舊遊沙河塘上的情景。與盧長笛一起追憶年少時在家鄉無憂無愁的天真生活,往事有多麼美好,同時對盧氏的長笛吹奏藝術的高妙也記憶猶新,當時盧郎還年少,一聲長笛在月下吹奏,曲調輕快若“和雲和雁飛”。詞人從簡單的生活中截取了一個既真又幻的橫斷面,把年少不知愁滋味的美好時光刻寫得極其微妙,直接觸及到心靈深處,乍看起來似意隨言盡,反覆咀嚼則別有感慨。
下闋一轉,寫時光流逝,轉眼已老,由年少懷想轉入現實記述。斗轉星移、物是人非,直接點明時間的變化之快。少年已然變成了白髮老叟。“相看兩鬢絲”,寥寥五字,真是意蘊言中,韻流弦外。而如今吳苑草長悽悽,兩人相見也傷心斷腸。倚樓遠眺的人盼望我們回去,可是我們還未歸。詞人在感嘆時光流逝的無奈,又有思鄉不能歸的感傷。韻味濃醇,思致渺遠。思鄉情濃,是歷經坎坷之後重新想回到童年和少年時期的環境和氛圍中去,是一種慰撫心靈創痛的願望和追求,也是爲了解脫現實生活的苦澀情狀。當然,如能回鄉歸去,則無疑又可和盧長笛同遊了,又可去“沙河塘上舊遊嬉”的地方重拾舊夢,再創新的樂趣了。
這首詞寫作者與一位姓盧、善吹長笛的藝人久別後的重逢。上片回憶當年在杭州餘杭門外沙河塘上的勾欄瓦舍聽盧郎演奏笛子的情景。下片感嘆歲月易逝,物換星移,如今異地重逢,彼此都已年邁蒼蒼,鬢髮斑白,尚未能回到故鄉,不禁淚眼相望,恍若隔世,令人傷心悲涼。詞語平實,不事雕飾,表達了作者和一位民間藝人的真摯感情與深厚友誼。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
吳文英的其他作品
- 《 水龙吟 其一 无射商惠山酌泉 》 —— [ 宋 ] 吳文英
- 《 探芳信其五賀麓翁祕閣滿月 》 —— [ 宋 ] 吳文英
- 《 瑞龍吟 · 其三德清清明競渡 》 —— [ 宋 ] 吳文英
- 《 燭影搖紅 · 其二麓翁夜宴園堂 》 —— [ 宋 ] 吳文英
- 《 祝英臺近 · 除夜立春 》 —— [ 宋 ] 吳文英
- 《 浣溪沙 · 其八桂 》 —— [ 宋 ] 吳文英
- 《 木蘭花慢 · 其五餞韓似齋赴江東鹺幕 》 —— [ 宋 ] 吳文英
- 《 塞翁吟其二餞梅津除郎赴闕 》 —— [ 宋 ] 吳文英
相关推荐
- 《 阮郎歸 · 過十錦塘感舊 》 —— [ 清 ] 佟世南
- 《 阮郎歸 · 其一梨花 》 —— [ 元 ] 趙文
- 《 醉桃源 》 —— [ 宋 ] 吳潛
- 《 醉桃源其一桐江舟中 》 —— [ 宋 ] 趙師俠
- 《 阮郎歸 · 其二惜春用前韻 》 —— [ 元 ] 趙文
- 《 阮郎歸 · 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 —— [ 宋 ] 向子諲
- 《 阮郎歸 · 梅花 》 —— [ 宋 ] 蘇軾
- 《 阮郎歸 · 耒陽道中爲張處父推官賦 》 —— [ 宋 ] 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