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 · 慢其一黃鐘商麓翁飛翼樓觀雪
東風未起,花上纖塵無影。峭雲溼,凝酥深塢,乍洗梅清。釣卷愁絲,冷浮虹氣海空明。若耶門閉,扁舟去懶,客思鷗輕。
幾度問春,倡紅冶翠,空媚陰晴。看真色、千巖一素,天澹無情。醒眼重開,玉鉤簾外曉峯青。相扶輕醉,越王臺上,更最高層。
拼音
所属合集
名句
注釋
乍洗梅清:一本無“乍”字。清:一本作“青”。
釣卷:一本作“鉤簾”。
陰晴:一本作晴陰。
眼:一本作“看”。
“越王”二句:一本作“越山更上,臺最高層”。
賞析
《醜奴兒慢》,雙調,九十字,上片九句下片十句各四平韻。
“麓翁”即史宅之,史彌遠之子。“飛翼樓”,在紹興。
“東風”兩句,登是樓觀雪景,點題“飛翼樓觀雪”。言詞人陪同麓翁登上飛翼樓近看雪景,見春風尚未來臨,樓下梅花枝上還覆蓋着一層白雪,使它更顯得一塵不沾。“峭雲溼”兩句承上遠眺。眺望遠山出岫,重嵐溼潤,白雪皚皚籠罩着梅花塢。那裏處在一片混沌的銀色世界之中,將株株梅樹都洗刷成銀裝素裹。這裏夢窗不說“堆”或“壘”、“疊”等,卻用一“洗”字,用得新奇。“釣卷”兩句是說:我們在飛翼樓上捲起窗簾觀賞雪景。見室外白茫茫天水一色,冷氣撲面,一掃心頭愁緒,不由得心曠神怡。“若耶”三句,見雪景,思伊人。“若耶”,溪名,在姑蘇城外,向北流入太湖,相傳爲西施浣紗處,故亦稱浣紗溪。李白《子夜吳歌》有“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句,即指此溪。此言詞人過去曾在一次雪天中的若耶溪畔遇到過一位絕色佳人。他說:現在見到雪景,即想起伊人這時也可能緊閉門戶,閒居室內吧。而我(指詞人)卻因被大雪所阻,性又疏懶,不敢像王徽之雪夜訪戴逵一樣乘着扁舟去若耶溪旁尋找芳蹤,所以只能在飛翼樓上,面對雪景而神馳天外。
“幾度”三句。登是樓飲酒賞雪原是雅會,然而詞人老矣,不免盼望春天來得快些。因爲春天象徵着旺盛的生命,春色也一定勝過冬景,所以他在人前背後已有好多次問過別人:“春天來了嗎?”他相信,當春天真的降臨人間之時,飛翼樓外的遠山近水定會紅花綠葉相映成趣,更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看真色”兩句,複述現實。言當詞人從幻覺中清醒過來,他看清眼前現實中的真面目,遠近高低銀妝素裹,一片白色世界。不禁感嘆:大自然真是位最無情的神啊!“醒眼”兩句,樓中飲酒達旦。言當他重新睜開朦朧的醉眼時,斜月已經西掛在窗簾外,東方也由白轉紅。飲酒一夜已經雪住天晴,陽光照射下,西面的山上已顯露出青色,春天終於來臨啦!“相扶”三句,相約語也。言詞人與史雲麓興致勃勃地相約:我們倆一定要去越王臺踏青訪古,並再次痛飲一場,帶着醉意,互相扶攜着去登越王臺的最高層。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
吳文英的其他作品
- 《 聲聲慢 · 其五宏庵宴席,客有持桐子侑俎者,自雲其姬親剝之 》 —— [ 宋 ] 吳文英
- 《 夜合花 》 —— [ 宋 ] 吳文英
- 《 燭影搖紅 · 其七越上霖雨應禱 》 —— [ 宋 ] 吳文英
- 《 阮郎歸 · 其三芙蓉 》 —— [ 宋 ] 吳文英
- 《 八聲甘州 · 其三和梅津 》 —— [ 宋 ] 吳文英
- 《 戀繡衾 》 —— [ 宋 ] 吳文英
- 《 西江月 · 登蓬萊閣看桂 》 —— [ 宋 ] 吳文英
- 《 大酺無射商荷塘小隱 》 —— [ 宋 ] 吳文英
相关推荐
- 《 浣溪沙 · 玉節珠幢出翰林 》 —— [ 宋 ] 張孝祥
- 《 醜奴兒 · 夜來酒醒清無夢 》 —— [ 宋 ] 秦觀
- 《 醜奴兒 · 和鉛山陳簿韻二首 》 —— [ 宋 ] 辛棄疾
- 《 采桑子 · 晩來一霎風兼雨 》 —— [ 宋 ] 李清照
- 《 醜奴兒其八春殘 》 —— [ 宋 ] 趙長卿
- 《 醜奴兒 》 —— [ 宋 ] 晏幾道
- 《 採桑子 · 促養直赴雪夜溪堂之約 》 —— [ 宋 ] 康與之
- 《 醜奴兒近 ·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 —— [ 宋 ] 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