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引 · 用韻答傅先之,時傅宰龍泉歸
龍泉佳處,種花滿縣卻東歸。腰間玉若金累。須信功名富貴,長與少年期。悵高山流水,古調今悲。
臥龍暫而。算天上、有人知。最好五十學易,三百篇詩。男兒事業,看一日、須有致君時。端的了、休更尋思。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釋
婆羅門引:詞牌名,又名《婆羅門》、《望月婆羅門》、《望月婆羅門引》、《菊潭秋》。《梅苑》詞名《婆羅門》,段克己詞名《望月婆羅門引》。按唐《教坊記》有《婆羅門》小曲,《宋史·樂志》有婆羅門舞隊。《樂苑》曰:「《婆羅門》,商調曲也。開元中,西凉節度楊敬述進。」《理道要訣》云:「天寶十三載,改《婆羅門》爲《霓裳羽衣》,屬黃鐘宮。」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總述·釋名〉》:「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特爲淸貴,從其雅稱,傳以成俗,無云經界之別,總稱婆羅門國焉。」此爲印度佛曲,經中亞傳入中國。唐人鄭嵋《津陽門詩》注云:「葉法善引明皇入月宮,聞樂歸,笛寫其事,會西凉都督楊敬述進其《婆羅門曲》,聲調吻合,遂以月中所聞爲散序,敬述所進爲其腔,製《霓裳羽衣》。」敦煌曲子詞存《望月婆羅門》四首爲詠月之作,平韻,單調,爲五五七七五七句式,如其四:「望月在邊州。江東海北頭。自從親嚮月中遊。隨佛逍遙登上界,端坐萬花樓。千秋似萬秋。」此爲《婆羅門》之始詞。《婆羅門》當是宋人依舊曲新制,與敦煌曲子詞迥異。宋人此調始詞爲曹組作,題亦名《望月》。蔡伸詞與曹組詞格律相同,題爲《再遊僊潭薛氏園亭》,乃感舊之作。此爲宋人通用之正體。此調用於言情、節序、詠物均可。辛稼軒五首用以贈答友人,風格豪放,寓於言志。此調前後闋句式相異,全詞有四、五、六、七、八句式,且其中有上一下四之五字句、折腰之六字句、上三下四之七字句、上三下五之八字句,故句法複雜,雖用平聲韻而頓挫之處頗多,但音韻甚爲諧美。雙調七十六字,前後闋各七句。正體,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變體一,前後闋各四平韻。與正體惟換頭句不押韻異;變體二,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與正體惟換頭句不押韻,第五句又多押一韻異;變體三,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與正體,惟前闋第三句添一字作七字句,後闋第六句減一字作七字句異。
「用韻答傅先之,時傅宰龍泉歸」:四卷本丁集作「用韻答先之」。
傅先之:《鉛(Yán)山縣志·卷十二·選舉志》:「傅兆,字先之,淳熙八年進士,城北人,湖州通判。」《龍泉縣志·卷八·政績》:「傅兆,上饒人,慶元初知縣。爲民備荒,出所得俸錢六十萬有奇,會歳豐穀賤,盡以博糴,爲米三百餘斛,置倉別貯。俟農事方殷,舊穀將沒,則如其價以出之,至秋復斂。名其倉曰『勸儲』,擇邑有行誼者司之。歳率爲常,民懷其惠。」按:宋有二龍泉縣,一屬越州,一屬吉州,所任爲處州龍泉宰。
玉若金纍:《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傳·石顯傳〉》:「石顯字君房,濟南人。……顯與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爲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言其兼官據勢也。」
「悵髙山流水,古調今悲」句:暗用伯牙、鍾子期相知事。伯牙善琴,寓情髙山流水,惟子期爲知音。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撫琴。此謂以髙山流水爲知音。《列子·卷五·〈湯問·髙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髙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爲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五十學《易》:《論語·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男兒事業:唐·杜牧《醉贈薛道封》:「飲酒論文四百刻,水分雲隔二三年。男兒事業知公有,賣與明君直幾錢?」
致君: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端的了:卽「眞明白」意。
休更:四卷本丁集作「休便」。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
辛棄疾的其他作品
- 《 好事近 · 春意滿西湖 》 —— [ 宋 ] 辛棄疾
- 《 題鶴鳴亭 》 —— [ 宋 ] 辛棄疾
- 《 鷓鴣天 · 博山寺作 》 —— [ 宋 ] 辛棄疾
- 《 西江月 · 爲范南伯壽 》 —— [ 宋 ] 辛棄疾
- 《 美芹十論 · 察情第二 》 —— [ 宋 ] 辛棄疾
- 《 滿江紅 · 中秋 》 —— [ 宋 ] 辛棄疾
- 《 信筆再和二首 其一 》 —— [ 宋 ] 辛棄疾
- 《 永遇樂 · 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 》 —— [ 宋 ] 辛棄疾
相关推荐
- 《 婆羅門引 · 四月八日謝太后慶七十 》 —— [ 元 ] 汪元量
- 《 婆羅門引再遊仙潭薛氏園亭 》 —— [ 宋 ] 蔡伸
- 《 婆羅門引 》 —— [ 清 ] 朱祖謀
- 《 婆羅門引送河間令夏公乘歸安州用稼軒別杜叔高韻 》 —— [ 清 ] 丁澎
- 《 婆羅門引其二郭清華席上爲放琴客而新有所盼,賦以見喜 》 —— [ 宋 ] 吳文英
- 《 婆羅門引 · 江上晚泊望月 》 —— [ 元 ] 宋褧
- 《 婆羅門引 》 —— [ 清 ] 陸求可
- 《 婆羅門引山居補植花木 》 —— [ 清 ] 楊玉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