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同龍湖少湖二學士賞紅蓮

· 黃佐
我爲尋花到玉堂,誰曾起草入明光。 碧筒正擬沾堯酒,藻火還堪補舜裳。 七十紫鴛浮水殿,三千珠翠簇天香。 琴尊對爾不知去,鬆壑蕭蕭生夜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碧筒:指用碧玉制成的盛酒器。
  • 藻火:古代官服上的圖案,水藻及火焰形,用以表示官職的高低。
  • 七十紫鴛:指紫色的鴛鴦,這裡可能指衆多的珍禽。
  • 珠翠:指珍貴的寶石和翠鳥的羽毛,常用來形容服飾華麗。
  • 琴尊:指琴和酒盃,泛指音樂和酒宴。

繙譯

我爲了尋找美麗的花朵來到玉堂,誰曾在明光中起草過文章。 我正打算用碧玉酒器沾取堯帝的美酒,用官服上的圖案來補充舜帝的衣裳。 水殿上浮著七十衹紫色的鴛鴦,天香周圍聚集了三千華麗的女子。 在琴聲和酒宴中與你相對,不知不覺中,松林間的蕭蕭聲帶來了夜晚的涼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尋花至玉堂,與友人共賞紅蓮的情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碧筒沾堯酒”、“藻火補舜裳”,展現了詩人對古代聖君的曏往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後兩句通過對紫鴛、珠翠的描繪,以及琴尊對飲的場景,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享受自然的意境。結尾的“松壝蕭蕭生夜涼”則巧妙地以自然之聲,增添了詩中的甯靜與深遠。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