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牛首山

· 楊闈
攀蘿躋絕巘,忽已在高旻。 洞窈人逃疾,臺荒帝捨身。 山山間野鶴,樹樹長龍鱗。 偶坐流花澗,聽泉岸白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攀蘿:攀爬藤蘿。
  • (jī):登,上升。
  •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峯。
  • 高旻(mín):高天,這裏指高空。
  • 洞窈:深邃的洞穴。
  • 臺荒:荒廢的臺地。
  • 帝捨身:指佛教中佛陀爲救衆生而捨棄肉身的典故。
  • 野鶴:野生的鶴。
  • 龍鱗:比喻樹皮紋理粗糙,像龍鱗一樣。
  • 流花澗:澗名,意指澗水清澈,落花隨流。
  • 岸白綸:岸邊白色的絲帶,這裏形容澗水邊的景象。

翻譯

攀爬藤蘿登上極高的山峯,一瞬間彷彿已經升至高空。 深邃的洞穴里人們逃避疾病,荒廢的臺地上有佛陀捨身的傳說。 山山之間野鶴自在飛翔,樹樹之上樹皮如龍鱗般粗糙。 偶然坐在流花澗旁,聽着泉水聲,岸邊彷彿飄着白色的絲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攀登牛首山的所見所感。詩中,「攀蘿躋絕巘」一句,既表現了山勢的險峻,也體現了作者的勇氣和決心。後文通過對洞穴、臺地、野鶴、龍鱗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現了山中的幽靜與神祕。最後兩句「偶坐流花澗,聽泉岸白綸」,則抒發了作者在自然中的寧靜與超脫,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楊闈

楊闈,字今鶴。大埔人。瀧孫。壯歲棄諸生,後偕郭之奇、黃奇遇遊吳越江楚,道齊樑入都門,詩學日進。曾與修揭陽、大埔縣誌。歸老海陽之龜湖,年九十一卒。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三○、民國《大埔縣誌》卷二六有傳。 ► 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