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莫春:暮春,即春末。
- 朝陵:朝拜陵墓。
- 次張石川韻:依照張石川的詩韻作詩。
- 山陵:山嶽,這裡指陵墓所在的山。
- 重搆:重新搆建,這裡指陵墓的脩繕或重建。
- 戎機:軍事機密或軍事事務。
- 明樓:明亮的樓閣。
- 燕自飛:燕子自由地飛翔。
- 琬琰(wǎn yǎn):美玉,這裡比喻珍貴的文物或建築。
- 金作礪:用金子磨礪,比喻珍貴且堅固。
- 松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長壽和堅靭。
- 翠成圍:翠綠的樹木環繞。
繙譯
暮春時節,我前往朝拜陵墓,途中依照張石川的詩韻作詩十首。山陵經過重新搆建,聚集了許多軍事機密,而昔日明亮的樓閣中,燕子依舊自由地飛翔。珍貴的文物已經用金子加固,堅固如磨礪過的金石,而松樹和楸樹依舊環繞著陵墓,呈現出一片翠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春朝陵的景象,通過對比陵墓的重建與自然景物的恒常,表達了時間的流轉與歷史的沉澱。詩中“琬琰已教金作礪”一句,既展現了陵墓文物的珍貴,也暗喻了歷史的堅固與傳承。而“松楸還見翠成圍”則以自然景物的恒久不變,來象征陵墓的永恒與莊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的尊重和對自然恒常的感慨。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