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北征舟中寄題宋爾義荔館酬燈夜見邀詩債也
遊子離羣感故遊,名園煙景令回頭。
春山選勝堪持贈,燈夜風光惜未酬。
漫憶千花明曉洞,因思片月掛宵樓。
朝來把筆題前句,無數行雲帶遠眸。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暮春:春末,農曆三月。
- 北征:向北旅行或征戰。
- 舟中:在船上。
- 寄題:寄送詩作。
- 荔館:荔枝園中的館舍。
- 酬燈夜:迴應當晚的燈會邀請。
- 詩債:未完成的詩作,比喻爲債務。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 離羣:離開同伴。
- 煙景:朦朧的景色。
- 春山:春天的山景。
- 選勝:選擇美景。
- 持贈:贈送。
- 燈夜:燈會之夜。
- 漫憶:隨意回憶。
- 曉洞:清晨的洞穴。
- 片月:彎月。
- 宵樓:夜間的樓閣。
- 把筆:拿起筆。
- 題前句:寫下前面的詩句。
- 行雲:流動的雲。
- 遠眸:遠望的目光。
翻譯
在春末時節,我乘船北行,途中寄送這首詩給宋爾義,以迴應他在燈會之夜的邀請,同時也是爲了完成我未寫完的詩作。
我這個遊子,離開了同伴,心中感慨着過去的遊歷,名園中的朦朧景色讓我不禁回首。
春天的山景如此美麗,我真想選一處勝景贈與你,可惜那燈會之夜的風光我未能及時迴應。
我隨意回憶起千花盛開的清晨洞穴,又想起那彎月掛在夜間的樓閣。
今早我拿起筆來寫下這些詩句,無數流動的雲彩引領着我的遠望。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郭之奇在春末北行途中的思緒與感慨。詩中,「遊子離羣感故遊」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過去遊歷的懷念,也透露出離羣索居的孤獨感。詩人在舟中回望名園煙景,心生無限留戀,同時對未能及時迴應友人燈夜邀請表示遺憾。詩末,詩人以雲彩引領遠望,寄託了對未來的無限遐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清明悼亡二首 》 —— [ 明 ] 郭之奇
- 《 檃括南華經詞旨述內篇六言七章逍遙遊 》 —— [ 明 ] 郭之奇
- 《 西湖舟中謁嶽武穆廟並墓所 》 —— [ 明 ] 郭之奇
- 《 有懷岐巖新寺因寄悅則訊其近日功程兼以勉之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送許欽翼公車 》 —— [ 明 ] 郭之奇
- 《 孫蜚莪宋爾孚攜酒琴過從得榴字是日夏盡 》 —— [ 明 ] 郭之奇
- 《 閱邸抄見晉中聞喜沁原等縣開立人市至父子夫妻相食又豫中南陽母子相食隨奉明綸前後發御前銀五萬餘遣使星夜解 》 —— [ 明 ] 郭之奇
- 《 雨後春歸招楊承之小酌待月作留春詩五絕三月十七日也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