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子鳴吾秋日見懷次韻二首

· 黃佐
知爾龍山飲,憑高鳳野開。 日從燕樹轉,雲自漢宮來。 目盡天南雁,心飛江上臺。 杜陵空抱病,庾信獨生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山飲:指在龍山飲酒,這裏可能指廖子鳴在龍山的一次宴飲。
  • 鳳野:鳳凰棲息的郊野,比喻美好的地方。
  • 燕樹:燕地的樹,泛指北方。
  • 漢宮:漢朝的宮殿,這裏可能指長安,代指中原地區。
  • 目盡:目光所及之處。
  • 天南雁:指南飛的雁,常用來象徵遠方的消息或思念。
  • 江上臺:江邊的樓臺,這裏可能指詩人嚮往的地方。
  • 杜陵:指杜甫,因其晚年居住在長安南郊的杜陵,故稱。
  • 庾信: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因其晚年流離失所,作品多表達哀愁。

翻譯

知道你在龍山飲酒,我站在高處,眼前是鳳凰棲息的美麗郊野。太陽隨着北方的樹木轉動,雲彩似乎從漢宮飄來。我的目光追隨着南飛的大雁,心中卻飛向了江邊的樓臺。杜甫雖空有抱病之身,庾信卻獨自生出哀愁。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龍山飲酒、鳳野開懷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友人宴飲場景的想象。詩中「日從燕樹轉,雲自漢宮來」運用了對仗和象徵手法,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空間的遙遠。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杜甫和庾信的境遇,抒發了詩人對遠方和自由的嚮往,以及對現實困境的感慨。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向和深邃的情感。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