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陰誦杜詩有感

· 黃佐
鳥得春光早,花因日色遲。 誦公詩自得,嗟此意誰知。 隱几瑟綿裌,銷愁仗酒卮。 風寒氛祲裏,靈雨到何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隱几:倚靠在几案上。
  • 瑟綿裌:瑟,古代的一種絃樂器;綿裌,指綿衣。這裏形容瑟聲柔和,綿衣溫暖。
  • 酒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 氛祲:不祥之氣,比喻戰亂或災難。
  • 靈雨:及時雨。

翻譯

鳥兒因春光而早早歡騰,花兒卻因日光未暖而開得遲緩。 我吟誦着杜甫的詩句,自我陶醉,但這份感慨又有誰能理解呢? 我倚靠在几案上,聽着柔和的瑟聲,穿着溫暖的綿衣,將憂愁寄託於酒杯之中。 在這風寒與不祥之氣交織的時刻,及時的春雨何時才能降臨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春日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杜甫詩歌的共鳴與自我感慨。詩中「鳥得春光早,花因日色遲」巧妙對比了春日生機與花開的遲緩,暗喻詩人內心的期待與無奈。後句「誦公詩自得,嗟此意誰知」則直接抒發了對杜甫詩歌的喜愛及無人理解的孤獨。結尾的「風寒氛祲裏,靈雨到何時」則寄寓了對和平與安寧的深切渴望。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