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景侄二兒到衙

鵑聲四月帶餘寒,日日幽懷獨倚欄。 乍喜足音兒與侄,遂令意緒戚成歡。 久知塵鞅爲虛幻,惟有吾廬是所安。 冉冉八年湖海夢,好將歸計問漁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鵑聲:杜鵑的叫聲。
  • 幽懷:內心深處的情感。
  • 足音:腳步聲,這裏指親人的到來。
  • 戚成歡:由憂愁轉爲喜悅。
  • 塵鞅:塵世的束縛。
  • 虛幻:不真實,不實在。
  • 吾廬:我的家。
  • 冉冉:漸漸地。
  • 湖海夢: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漁竿:釣魚竿,這裏指隱居生活。

翻譯

四月的杜鵑聲中還帶着些許寒意,我每日獨自倚着欄杆,心中充滿了深沉的情感。突然聽到兒子和侄子的腳步聲,使我原本憂愁的心情轉爲喜悅。我早已知道塵世的紛擾都是虛幻的,只有我的家纔是真正的安寧之所。八年的漂泊生活如同一場夢,現在我想要問問釣魚竿,我的歸宿在哪裏。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親情的深切思念。詩中,「鵑聲四月帶餘寒」描繪了春天的氣息,而「日日幽懷獨倚欄」則透露出詩人的孤獨和憂愁。當聽到親人的腳步聲時,詩人的心情由憂轉喜,體現了親情的溫暖和重要。詩的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希望通過迴歸自然來尋找內心的平靜和安寧。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家的無限眷戀。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