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登玄覽臺分韻得峯字
高臺臨萬峯,陸海開芙蓉。
玩弄忘日夕,涼翠生心胸。
載酒步雲壑,豪客紛來從。
是時秋序肅,天空雁嗈嗈。
蘿月掛霜鏡,楓江馳玉龍。
醉來藉瑤草,舄外聞煙鍾。
振衣劃然嘯,鸞聲落長鬆。
懸知千載後,懷吾霞上蹤。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陸海:廣闊的海洋。
- 涼翠:清涼的綠色。
- 秋序:秋天的時節。
- 嗈嗈(yōng yōng):鳥鳴聲。
- 蘿月:藤蘿間的月光。
- 玉龍:這裏指江水在月光下的波光粼粼,如同玉龍。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
- 舄外:鞋外。
- 煙鍾:遠處寺廟的鐘聲。
- 振衣:整理衣裳。
- 懸知:預知。
- 霞上蹤:仙人般的蹤跡。
翻譯
高臺俯瞰着萬座山峯,廣闊的海洋中盛開着芙蓉花。我在這裏欣賞,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清涼的綠色滲透進我的心胸。我帶着酒,步入雲霧繚繞的峽谷,許多豪放的客人也紛紛跟隨而來。此時正是秋天的時節,天空清澈,雁羣鳴叫。藤蘿間的月光如同掛着的霜鏡,江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宛如玉龍。醉意中我躺在仙草上,鞋子外面傳來遠處寺廟的鐘聲。整理衣裳,我發出一聲長嘯,鸞鳥的叫聲似乎從長鬆間落下。我預知千年之後,人們仍會懷念我這仙人般的蹤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秋日登高望遠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自然的壯美和個人的豪情。詩中「高臺臨萬峯,陸海開芙蓉」以宏大的視角開篇,隨後轉入細膩的景物描寫,如「涼翠生心胸」、「蘿月掛霜鏡」等,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結尾的「懸知千載後,懷吾霞上蹤」則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和對後世影響的自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黃佐的文學才華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
黃佐的其他作品
- 《 至日齋居次顧東橋韻 》 —— [ 明 ] 黃佐
- 《 送龔少參歸田三首 》 —— [ 明 ] 黃佐
- 《 贈別黃子章北上次鐵橋司馬韻二首 》 —— [ 明 ] 黃佐
- 《 贈別崔後渠少宗伯還金陵 》 —— [ 明 ] 黃佐
- 《 奉使鼓吹曲四首關塞曲 》 —— [ 明 ] 黃佐
- 《 得七月家書誌喜 》 —— [ 明 ] 黃佐
- 《 秋日送同年劉鄜南歸秦中集杜四絕 》 —— [ 明 ] 黃佐
- 《 玄堂八景爲羅大參題綠潭靈源 》 —— [ 明 ] 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