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丙戌元宵燕集分得銀字賦二十韻

· 黃佐
帝城三五夕,明月麗芳春。 玉宇澄暉早,金樞泛灩新。 香車騰桂苑,緹騎出楓宸。 陸海魚龍混,天關虎豹馴。 煙花連鳳野,簫鼓動鴻鈞。 樂事還同衆,清光故可人。 弄芳珠作佩,步玉錦爲茵。 寶炬交蟾影,瓊奩並兔輪。 風回歌舞地,香拂綺羅塵。 鰲彩浮燕樹,星球射漢津。 惰隨虯箭曉,興與鶴觴親。 對此開文會,因之仰德鄰。 摽纓三益至,揮翰四筵陳。 淑氣回彤琯,清歌盡白蘋。 音徽嗟爾闊,契合道吾真。 鳧藻人爭羨,驪珠世共珍。 花邊青玉案,柳外紫綸巾。 雲戶低圓壁,虹橋掩寸銀。 赤霄繁健翮,滄海足潛鱗。 共沐恩波洽,追歡莫厭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嘉靖丙戌:指明朝嘉靖年間的丙戌年。
  • 元宵:農曆正月十五日爲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 燕集:宴會。
  • 分得銀字:指在宴會上分到的詩題,銀字可能是一種詩題的分類。
  • 麗芳春:美麗的春天。
  • 玉宇:指天空。
  • 金樞:古代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二星,也泛指北斗。
  • 緹騎:古代指騎士。
  • 楓宸:指皇宮。
  • 陸海:指廣闊的陸地和海洋。
  • 天關:指天門,比喻極高的地位或權力。
  • 虎豹馴:比喻威嚴被馴服。
  • 鴻鈞:指天,也比喻國家的重任。
  • 步玉:指穿着華貴的鞋。
  • 寶炬:華麗的燈火。
  • 蟾影:月影。
  • 瓊奩:精美的盒子。
  • 兔輪:指月亮。
  • 綺羅塵:華美的衣物。
  • 鰲彩:指神話中的巨鰲,這裏指燈綵。
  • 星球:指燈籠。
  • 虯箭:指古代計時用的漏箭。
  • 鶴觴:指仙鶴形狀的酒器。
  • 摽纓:指系在馬頸上的綵帶。
  • 彤琯:紅色的管樂器。
  • 白蘋:一種水草,這裏可能指歌曲。
  • 音徽:音樂的徽記,指音樂。
  • 契合:符合。
  • 鳧藻:指水鳥和藻類,比喻和諧。
  • 驪珠:傳說中的寶珠。
  • 紫綸巾:紫色的頭巾。
  • 赤霄:指高空。
  • 潛鱗:指水中的魚。
  • 恩波:指皇帝的恩澤。

翻譯

在明朝嘉靖丙戌年的元宵節夜晚,帝都的宴會上,明月照耀着美麗的春天。天空清澈,北斗星閃耀着新光。華麗的馬車在桂樹園中行駛,騎士從皇宮中出發。廣闊的陸地和海洋中,魚龍混雜,天門之中的虎豹也被馴服。煙花連綿不絕,簫鼓聲震動天際。歡樂的事情與衆人共享,清澈的月光令人愉悅。佩戴着珍珠,穿着華貴的鞋子,錦緞作爲地毯。華麗的燈火與月影交相輝映,精美的盒子與月亮並列。風迴旋在歌舞之地,香氣拂過華美的衣物。燈綵浮現在燕樹之上,燈籠照亮了漢津。隨着漏箭的流逝,興致與仙鶴形狀的酒器親近。在這樣的場合下,我們開啓了文學的聚會,因此仰望德高望重的鄰居。繫着綵帶的馬匹到來,揮動筆墨在宴席上展示。紅色的管樂器迴響着和諧的氣息,清歌中充滿了白蘋。音樂的徽記雖然遙遠,但符合我們的真實感受。和諧的景象令人羨慕,寶珠被世人珍視。花邊的青玉案,柳外的紫頭巾。雲戶低垂,虹橋掩映着一寸銀光。高空中有繁多的健翮,滄海中有充足的潛鱗。我們共同沐浴在皇帝的恩澤中,追尋歡樂,不要厭倦頻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嘉靖年間元宵節夜晚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辭藻,展現了宴會的熱鬧與歡樂。詩中運用了許多神話和傳說中的元素,如鰲彩、星球等,增添了詩的神祕色彩。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明月、煙花、簫鼓等,營造出一種節日氣氛和詩意的美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節日歡樂的享受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