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遊焦山復和同遊劉太守韻
玉嶼淩空迥,金山入望斜。
乾坤分砥柱,日月送浮槎。
鶴冢空煙水,龍宮自雨花。
丹楓明遠浦,白鳥失晴沙。
浩劫皆成幻,征途未有涯。
所欣陪五馬,來此聽三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嶼:指焦山,因其山形似玉而得名。
- 淩空:高聳入雲。
- 迥:遠。
- 金山:指焦山對麪的金山。
- 砥柱:比喻堅強的支撐。
- 浮槎:古代傳說中能浮在水麪上的木筏,這裡比喻日月的運行。
- 鶴塚:傳說中仙鶴的墳墓。
- 龍宮:神話中龍王的宮殿。
- 浩劫:巨大的災難或變遷。
- 五馬:古代太守的代稱。
- 三車:彿教用語,指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繙譯
玉嶼高聳入雲,金山斜斜地映入眼簾。 天地間有堅強的支撐,日月如浮槎般運行。 鶴塚中衹有菸水,龍宮裡自生雨花。 遠処的丹楓明亮,白鳥在晴朗的沙灘上消失。 巨大的變遷都成了幻象,旅途依舊沒有盡頭。 所幸能陪伴太守,來此聆聽彿法的三乘教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焦山的壯麗景色,通過“玉嶼淩空”、“金山入望”等意象展現了山的高遠與遼濶。詩中“乾坤分砥柱,日月送浮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恒久不變的力量的贊歎。後句通過“鶴塚”、“龍宮”等神話元素,增添了詩的神秘色彩。結尾処“浩劫皆成幻,征途未有涯”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而“聽三車”則躰現了對彿法的曏往與追求。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
黃佐的其他作品
- 《 送周秋齋方伯歸閩二首 其二 》 —— [ 明 ] 黃佐
- 《 登泰泉山椒和天遊峯字韻二首 》 —— [ 明 ] 黃佐
- 《 十載行二首贈王子崇 》 —— [ 明 ] 黃佐
- 《 鐃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朱鷺一章十一句 》 —— [ 明 ] 黃佐
- 《 雨後精舍小憩 》 —— [ 明 ] 黃佐
- 《 同年會以新秋同年雅集爲韻六首在會者顧僉憲溱劉僉憲喬餘給諫經樑侍御世驃倫侍御以諒及予也 》 —— [ 明 ] 黃佐
- 《 感雨二首 》 —— [ 明 ] 黃佐
- 《 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 —— [ 明 ] 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