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樗庵韻奉簡草心愚莊二友二首

· 黃淮
青年射策向南宮,回首俱成鶴髮翁。 楚水閩山千里隔,暮雲春樹寸心同。 窮途愧我飄零久,畫省多君德望隆。 慶澤流芳端有自,高門何獨羨於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樗庵: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草心愚莊: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射策:古代科舉考試中的一種形式,即對策。
  • 南宮:古代指尚書省,也泛指朝廷。
  • 鶴髮翁:指白髮老人,這裏形容年老。
  • 楚水閩山:分別指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帶)和閩地(今福建一帶)的水和山,這裏泛指兩地。
  • 暮雲春樹:暮雲指傍晚的雲,春樹指春天的樹,這裏用來形容思念之情。
  • 寸心同:指心意相通,情感相同。
  • 窮途:指困境,艱難的境遇。
  • 畫省:指尚書省,也泛指朝廷。
  • 德望隆:指品德高尚,聲望顯赫。
  • 慶澤流芳:指好的名聲和恩澤流傳後世。
  • 高門:指顯貴之家。
  • 於公:人名,可能是指某個顯貴的人物。

翻譯

年輕時一同參加科舉考試,向着朝廷的尚書省進發,如今回首,我們都已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楚地的水,閩地的山,相隔千里,但傍晚的雲和春天的樹,卻讓我們的心意相通。在困境中,我深感自己漂泊已久,而你們在朝廷中品德高尚,聲望顯赫。好的名聲和恩澤能夠流傳後世,這是有原因的,顯貴之家何以獨羨於公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同窗時光的懷念,以及對遠方友人的思念。詩中通過「楚水閩山」與「暮雲春樹」的對比,形象地描繪了地理距離與心靈相通之間的矛盾與和諧。後兩句則體現了作者對友人德行與聲望的讚賞,以及對家族榮耀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黃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進士。永樂時,曾與解縉等並直文淵閣,進右春坊大學士。後爲漢王高煦所譖,系詔獄十年。洪熙初復官,尋兼武英殿大學士,與楊榮等同掌內製。官終戶部尚書。性明果,達於治體,善讞疑獄。有《省愆集》、《黃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