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 黃淮
久困沉痾力漸衰,艱難藥裹厭頻開。 丹心未許如灰冷,白日驚看似箭催。 塵篋尚淹題柱筆,落花空負送春杯。 聞知天上多恩露,不信餘生委草萊。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沉痾(kē):長期未愈的疾病。
  • 藥裹:藥包,指藥物。
  • 丹心:忠誠的心。
  • 灰冷:比喻心灰意冷,失去希望。
  • 白日:白天。
  • 塵篋(qiè):塵封的書箱,指久未使用的文具。
  • 題柱筆:指書寫用的筆,比喻文人的才華。
  • 送春杯:指送別春天的酒杯,比喻對美好時光的留戀。
  • 恩露:比喻天上的恩澤。
  • 草萊(lái):草叢,比喻平凡的生活。

翻譯

長期受困於頑疾,我的力量逐漸衰弱,艱難地服用藥物,厭倦了頻繁地打開藥包。我的忠誠之心並未冷卻,但白天的時光卻像箭一樣飛逝。塵封的書箱裏還留着未用的題字筆,落花卻辜負了送別春天的酒杯。聽說天上有許多恩澤,我不相信我的餘生會就這樣埋沒在平凡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病痛的無奈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他不屈的精神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中「丹心未許如灰冷」一句,凸顯了作者的堅定信念,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放棄希望。而「聞知天上多恩露,不信餘生委草萊」則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態度,相信自己不會被命運所拋棄。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對生活的熱愛。

黃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進士。永樂時,曾與解縉等並直文淵閣,進右春坊大學士。後爲漢王高煦所譖,系詔獄十年。洪熙初復官,尋兼武英殿大學士,與楊榮等同掌內製。官終戶部尚書。性明果,達於治體,善讞疑獄。有《省愆集》、《黃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