洸口寄倫子彥式

· 黃佐
魁岡南望隔湘煙,聞道征帆別後懸。 楚粵山川空寄夢,江湖風雨正連天。 明光起草逢今日,京洛看花憶去年。 岐路祇今隨使節,可堪心折五雲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洸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魁岡:地名,可能指某個山峯或高地。
  • 湘煙:湘江上的霧氣,這裏指湖南一帶的景象。
  • 楚粵:楚地和粵地,分別指湖南和廣東一帶。
  • 明光:指宮廷中的明光殿,這裏泛指朝廷。
  • 起草:起草文件或文章。
  • 京洛:京城洛陽,這裏泛指都城。
  • 岐路: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選擇。
  • 使節:出使的官員。
  • 五雲:五色的雲彩,常用來比喻皇帝的所在。

翻譯

在洸口寄給倫子彥式 [明]黃佐 從魁岡向南望去,湘江上的霧氣隔斷了視線,聽說你離開後的征帆已經懸掛。 楚地和粵地的山川只能在夢中寄託,江湖上的風雨正連綿不絕地覆蓋着天空。 今天在朝廷中起草文件,去年在京城看花的情景仍記憶猶新。 如今在人生的岔路上隨着使節前行,心中不禁感到五味雜陳,如同心碎於五彩雲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對旅途艱辛的感慨。詩中,「魁岡南望隔湘煙」描繪了詩人遠望的景象,湘煙隔斷了視線,也象徵着與友人的距離。後句「楚粵山川空寄夢」則進一步以夢境來表達對友人和故鄉的思念。詩的下半部分通過對朝廷生活和京城回憶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最後,「岐路祇今隨使節,可堪心折五雲邊」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人生選擇和旅途的無奈與感慨。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