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端拱:端坐拱手,形容帝王無爲而治。
- 垂衣:形容帝王無爲而治,天下太平。
- 調鼎:比喻治理國家,調和鼎鼐,比喻宰相之職。
- 濟世:拯救時世,有益於天下。
- 歲功:一年的時序,指國家的治理有方。
- 一紀:古代以十二年爲一紀。
- 欣毛:形容喜悅的樣子。
- 相業:宰相的功業。
- 三臺:指三公,古代輔助國君掌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
- 渥恩:深厚的恩澤。
- 春宮:指東宮,即太子所居之宮,也代指太子。
- 殊錫:特別的賞賜。
- 中使:宮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 龍章:指皇帝的詔書。
- 紫閣:指皇宮或朝廷。
- 帝心裁:皇帝的心意和裁決。
翻譯
在當今皇上無爲而治、天下太平的日子裏,治理國家還需要有才能的濟世之才。國家的治理有序,已經持續了十二年,我們欣喜地看到宰相的功業影響着三公。皇上特別賜予春宮宴會,頻繁地派遣中使傳達恩賜。更有皇帝的詔書在朝廷中閃耀,這分明是出自皇帝的心意和裁決。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明皇的無爲而治和宰相的卓越功業。詩中「端拱垂衣」形容皇帝的治國之道,而「調鼎還歸濟世才」則強調了治理國家需要有才能的宰相。後文通過「歲功週一紀」和「欣毛相業動三臺」展現了國家長治久安和宰相功業的顯著影響。最後,通過描述皇帝的特別恩賜和詔書,表達了皇帝對宰相的認可和國家的繁榮昌盛。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國家治理和皇帝決策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