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

絕頂春山樹木稀,前村縹緲暮雲飛。 江山舉目還依舊,曾柰人民半已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雲霧等輕柔飄渺的樣子。
  • (nài):古同「奈」,奈何,如何。

翻譯

在春山的最高處,樹木稀疏, 前方的村莊在暮雲中若隱若現。 放眼望去,江山依舊, 卻無奈地發現,人民已半數不同。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山爲背景,描繪了山頂的孤寂與村莊的遙遠。通過「絕頂」與「樹木稀」的對比,突出了山的高遠與自然的荒涼。後兩句則通過「江山依舊」與「人民半已非」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往昔的懷念。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