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石川書贈張子

· 黃佐
磐石何巖巖,流泉何瀰瀰。 石以勵吾志,泉以洗吾耳。 淥淨涵青天,秀色亙千里。 菰蒲斷塵境,花竹粲成綺。 有時天水交,觸石片雲起。 彷佛御爐煙,絪縕映丹扆。 因之懷金門,忠貞詎能已。 秉志儻不移,潤澤從茲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磐石:大石頭。
  • 巖巖:形容石頭高大堅固。
  • 瀰瀰:形容水流連綿不斷。
  • 淥淨:清澈。
  • :包含,這裏指水中的倒影。
  • 菰蒲:兩種水生植物。
  • 粲成綺:形容花竹美麗如織錦。
  • 絪縕:形容雲霧繚繞的樣子。
  • 丹扆:紅色的屏風,這裏指宮廷。
  • 金門:指朝廷。
  • 秉志:堅持志向。
  • 潤澤:滋潤,這裏比喻恩澤。

翻譯

大石頭多麼高大堅固,流泉連綿不斷。 我用石頭來激勵我的志向,用泉水來洗淨我的耳朵。 清澈的水中倒映着青天,秀美的景色綿延千里。 菰蒲隔斷了塵世的喧囂,花竹美麗如織錦。 有時天空與水面交融,觸動石頭,片片雲朵升起。 彷彿是宮廷中的御爐煙霧,繚繞着映照在紅色的屏風上。 因此我懷念朝廷,忠貞之情怎能停止。 如果堅持志向不移,恩澤將從這裏開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志向和忠誠情感的追求。詩中,「磐石」與「流泉」象徵着堅定不移的意志和清新的心靈,而「淥淨涵青天」等句則展現了壯闊的自然美景,體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遠大。結尾處,作者通過對朝廷的懷念,表達了自己對忠誠和責任的堅守,以及對未來恩澤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黃佐的高尚情操和文學才華。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