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侄攜酒登閱江樓

高閣巍峨聳虛昂,俯瞰千峯四面降。 星逗樓前光焰焰,塔浮川畔影雙雙。 看風成色因憑樹,聽月有聲爲映江。 渺渺煙波何處岸,觀空即是定幡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巍峨(wēi é):高大壯觀的樣子。
  • (sǒng):高高地直立。
  • 虛昂:高遠空曠。
  • 俯瞰(fǔ kàn):從高處往下看。
  • 千峯:形容山峯衆多。
  • 四面降:四周的山峯都顯得低矮。
  • 星逗:星星點綴。
  • 光焰焰:光芒閃爍的樣子。
  • 塔浮:塔影倒映。
  • 影雙雙:影子成對出現。
  • 看風成色:形容景色因風而變幻。
  • 憑樹:依靠樹木。
  • 聽月有聲:形容月色下的江水聲。
  • 映江:映照在江面上。
  • 渺渺:遙遠而模糊的樣子。
  • 煙波:煙霧籠罩的水面。
  • 觀空:觀察虛空。
  • 定幡幢(fān chuáng):佛教中用來表示定境的幡和幢。

翻譯

高聳的閣樓巍峨壯觀,高高直立,俯視着四周低矮的山峯。星星點綴在樓前,光芒閃爍,塔影倒映在河畔,成對出現。景色因風而變幻,依靠着樹木,月色下的江水聲,映照在江面上。遙遠而模糊的煙霧籠罩的水面,不知何處是岸,觀察虛空,即是達到了定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高望遠的壯闊景象,通過「高閣巍峨」、「俯瞰千峯」等詞句,展現了高樓的雄偉和四周山峯的遼闊。詩中「星逗樓前」、「塔浮川畔」等細膩的描繪,增添了夜晚的神祕和美麗。後兩句「看風成色」、「聽月有聲」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感受結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體驗和內心的寧靜。整首詩意境開闊,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