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孫月崖大巡海珠四首

雞聲聞兩岸,寺影界中河。 漁唱乘除語,孺聞滄浪歌。 嚴霜下蔓草,密雨長藤蘿。 穹昊元無際,浮雲一片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雞聲聞兩岸:雞鳴聲在兩岸之間迴盪。
  • 寺影界中河:寺廟的影子映在河流中間,彷彿劃分了河流。
  • 漁唱乘除語:漁夫的歌聲中夾雜着計算漁獲的言語。
  • 孺聞滄浪歌:小孩聽到漁夫唱的滄浪歌。
  • 嚴霜下蔓草:嚴寒的霜降在蔓延的草上。
  • 穹昊元無際:天空廣闊無邊。
  • 浮雲一片過:一片浮雲飄過。

翻譯

雞鳴聲在兩岸之間迴盪,寺廟的影子映在河流中間,彷彿劃分了河流。漁夫的歌聲中夾雜着計算漁獲的言語,小孩聽到漁夫唱的滄浪歌。嚴寒的霜降在蔓延的草上,密集的雨水使藤蘿更加茂盛。天空廣闊無邊,一片浮雲飄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深遠的自然景象。通過雞聲、寺影、漁唱等元素,詩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清晨的江邊畫面,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詩中的「嚴霜下蔓草,密雨長藤蘿」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的變遷,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堅韌。最後兩句「穹昊元無際,浮雲一片過」則以天空和浮雲的意象,抒發了對宇宙無垠、人生短暫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