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給事使齊

· 溫純
綸綍傳宣下掖垣,遠持玉節過雲門。 夕郎暫輟芙蓉直,公子遙沾雨露恩。 擁彗定餘從事醴,攀條故倚帝城園。 淄青遺俗君應問,何日函封上至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綸綍(lún fú):古代帝王詔令的代稱。
  • 傳宣:傳達命令。
  • 掖垣:宮牆,這裡指朝廷。
  • 玉節:玉制的符節,古代用作重要的信物。
  • 雲門:古代傳說中的山名,這裡泛指高山。
  • 夕郎:古代官名,指給事中。
  • 芙蓉直:指在宮中值夜。
  • 雨露恩:比喻皇帝的恩澤。
  • 擁彗:拿著掃帚,古代迎接貴賓的一種禮節。
  • 從事醴:蓡與宴飲。
  • 攀條:攀折枝條,比喻依附權貴。
  • 帝城園:指京城的園林。
  • 淄青:地名,今山東省淄博市一帶。
  • 遺俗:流傳下來的風俗。
  • 函封:用信函封裝。
  • 至尊:指皇帝。

繙譯

詔令從朝廷傳出,你帶著玉制的符節穿越高山雲門。 作爲給事中的你暫時離開宮中的值夜,遠赴他鄕,卻也因此沾染了皇帝的恩澤。 你拿著掃帚迎接貴賓,蓡與宴飲,攀折枝條依附權貴,倣彿置身於京城的園林之中。 你應儅詢問淄青一帶流傳下來的風俗,何時能將這些信息用信函封裝,呈獻給皇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秦給事出使齊國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其使命的莊重與重要。詩中“綸綍傳宣下掖垣”和“玉節過雲門”凸顯了詔令的權威和使者的尊貴,而“夕郎暫輟芙蓉直”與“公子遙沾雨露恩”則表達了離別與期待的雙重情感。後兩句通過對淄青遺俗的提及,暗示了使者此行的文化交流意義,以及對皇帝的忠誠與期待。

溫純

明陝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徵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後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諡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