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明府
世運有屯復,王師未東還。
百司苦征斂,不暇憂黎元。
就中得寬理,嘆息吳侯賢。
吳侯富才識,況值英妙年。
神交出千古,傾蓋何必曾。
前月劍江來,聲華溢晴川。
邇奩劍江去,耿耿奚由宣。
清貞愧豪奪,墊溺賴生全。
治行光漢冊,時慰我心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屯復(tún fù):指困難和復興。
征斂(zhēng liǎn):徵收賦稅。
黎元:百姓。
神交:精神上的交流,指雖未謀面但心意相通。
傾蓋:指初次見面就如同老朋友一樣親密。
劍江: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聲華:聲譽和才華。
晴川:晴朗的江面。
邇奩(ěr lián):近處的箱子,比喻近處的事物。
耿耿:形容心中不安。
墊溺(diàn nì):指陷入困境。
治行:治理的行爲或政績。
漢冊:漢代的史冊,比喻歷史記載。
翻譯
世事多艱,王師尚未東歸。 百官忙於徵稅,無暇顧及百姓的疾苦。 唯有吳侯寬厚治理,令人讚歎其賢德。 吳侯才識豐富,正值青春年華。 雖未曾謀面,我們的心靈卻已相通。 前月從劍江來,其聲名才華如晴川般照耀。 如今又將離去,心中的牽掛難以言表。 他的清廉正直讓我慚愧,他的救助使我免於沉淪。 他的政績將被載入史冊,時時安慰着我心中的懸念。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吳侯的深厚敬意和對其離去的依依不捨。詩中,「世運有屯復,王師未東還」描繪了時局的艱難,而「百司苦征斂,不暇憂黎元」則反映了官吏的忙碌與百姓的苦難。在這樣的背景下,吳侯的寬厚治理和清廉正直顯得尤爲可貴。詩人的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讚美,突出了吳侯的賢德和自己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時局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