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示諸頑
汝生本同根,汝性亦惟是。
汝學芝蘭如,不學鮑魚似。
芝蘭人所馨,鮑魚人所棄。
臭味霄壤懸,趍舍汝寧異。
柰何終日言,邈邈不加意。
父子誠恩深,欲噤那能置。
白日忽西馳,蒼龍豈吾系。
不見面牆人,哀哉亦云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芝蘭:比喻美好的品質或才華。
- 鮑魚:比喻低劣或不受歡迎的事物。
- 霄壤:比喻極大的差距。
- 趍(qū):同“趨”,追求。
- 柰(nài):同“奈”,如何,怎樣。
- 邈邈:遙遠,不清晰。
- 置:放在一邊,不予理會。
- 麪牆人:比喻無所作爲,停滯不前的人。
繙譯
你我本是一躰,你的本性也是如此。 你若學習,應如芝蘭般芬芳;若不學,則如鮑魚般被人遺棄。 芝蘭是人們所喜愛的香氣,鮑魚則是人們所拋棄的。 這兩者的差距如同天壤之別,你的選擇難道會有所不同嗎? 爲何你終日言語,卻對此漠不關心。 父子之間的深情,怎能讓我沉默不語。 白日匆匆西下,蒼龍豈能束縛我。 不見那些停滯不前的人,他們悲哀地也已步入晚年。
賞析
這首詩通過芝蘭與鮑魚的比喻,深刻地表達了學習和品德的重要性。詩人用“霄壤懸”來形容兩者之間的巨大差距,強調了選擇的重要性。詩中“父子誠恩深”一句,展現了詩人對後代的深情與期望,而“白日忽西馳”則隱喻時間的流逝,提醒人們要珍惜時光,不斷進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後代的殷切期望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