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翠
漢代有佳人,寄跡鴻山下。
山以人得名,人與山增價。
千古揖高風,悠然見君華。
繞屋但青松,嘯敖琴樽暇。
寒日落高陰,清籟起長夏。
顏色常自如,園林傅榮謝。
此意竟蕭條,行當息吾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晚翠:指傍晚時分的翠綠色,這裏可能指傍晚時分的景色或植物。
- 寄跡:寄居,居住。
- 鴻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揖:古代的一種禮節,這裏指敬仰。
- 悠然:悠閒自在的樣子。
- 嘯敖:嘯傲,自由自在地吟詠。
- 琴樽:琴和酒杯,泛指音樂和酒。
- 清籟:清脆的聲音,這裏指自然界的聲音。
- 長夏:漫長的夏天。
- 傅榮謝:傅,通「敷」,塗抹;榮謝,指花的盛開與凋謝。這裏可能指自然界的榮枯變化。
- 蕭條:寂寞冷落,毫無生氣。
- 行當:即將,將要。
- 息吾駕:停下我的車馬,指隱居或放棄世俗生活。
翻譯
漢代有一位佳人,她居住在鴻山之下。山因她的存在而得名,她也讓山增添了價值。千古以來,人們都敬仰她的高風亮節,悠然自得地欣賞着她的風采。她的住處周圍都是青松,她在琴音和酒杯之間自由自在地吟詠。寒冷的日光落下高高的陰影,清脆的聲音在漫長的夏天響起。她的容顏總是那麼自然,不受自然界榮枯變化的影響。這種意境最終顯得有些蕭條,我即將停下我的車馬,放棄世俗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漢代佳人與山水的和諧共生,通過「晚翠」、「鴻山」、「高風」等意象,展現了人與自然相互映襯的美。詩中「悠然見君華」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佳人風采的敬仰與嚮往。結尾的「此意竟蕭條,行當息吾駕」則透露出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