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慶上人房

· 張羽
朱甍寶地絕塵埃,松下閒過步緣苔。 仙梵更從蓮室度,佛香時到竹房來。 己知靜者通禪觀,重聽高僧話劫灰。 寒榻不須燈照臥,夜深明月滿池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朱甍(méng):紅色的屋脊,形容建築華麗。
  • 寶地:指佛寺,這裏指慶上人所住的僧房。
  • 仙梵:指僧人誦經的聲音。
  • 蓮室:指佛寺中的禪房。
  • 佛香:指供佛用的香。
  • 竹房:竹子搭建的僧房。
  • 靜者:指修行有成的高僧。
  • 禪觀:禪定和觀想,佛教修行方法。
  • 劫灰:佛教用語,指世界毀滅後留下的灰燼,比喻過去的痕跡。
  • 明月:明亮的月亮。

翻譯

華麗的紅色屋脊下,佛寺之地遠離塵囂,我悠閒地漫步在青苔覆蓋的小徑上。僧人誦經的聲音從蓮室中傳來,佛香不時飄到竹製的僧房。我已知修行有成的高僧能通達禪定與觀想,更願意聆聽他們談論過去的痕跡。寒冷的牀榻無需燈光照亮,深夜裏,明亮的月光灑滿了池塘和平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夜宿慶上人僧房的寧靜景象。詩中,「朱甍寶地」與「絕塵埃」形成對比,突出了僧房的清淨與超脫。通過「仙梵」、「佛香」等意象,詩人傳達了對佛法的敬仰和對僧侶生活的嚮往。後兩句則表現了詩人對禪理的領悟和對高僧智慧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淨生活的渴望和對佛理的深刻理解。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