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百詠

· 張淮
獨對紅膚久愴神,蠟須巧映蝶須真。 只疑目過曾留彩,未信花飛不感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愴神:悲傷,心神不寧。
  • 蠟須:指牡丹花瓣上的紋理,形似蠟燭的須。
  • 巧映:巧妙地映襯。
  • 蝶須:蝴蝶的觸鬚,這裏比喻牡丹花瓣上的紋理。
  • 留彩:留下色彩,指牡丹花的美麗色彩。
  • 花飛:花瓣飄落。

翻譯

獨自面對這紅潤的牡丹,久久地感到心神不寧,悲傷不已。牡丹花瓣上的紋理巧妙地映襯着,彷彿蝴蝶的觸鬚一般真實。我懷疑自己的目光是否曾經停留,留下了這美麗的色彩,我不相信花瓣飄落時不會觸動人心。

賞析

這首作品以牡丹爲主題,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牡丹的美麗與詩人的情感。詩中,「獨對紅膚久愴神」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牡丹的深情凝視,又透露出內心的悲傷與不安。後兩句則通過巧妙的比喻和生動的描繪,進一步展現了牡丹的絢麗與動人之處,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與不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詩人張淮的藝術才華。

張淮

張淮,字景禹,號治齋。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進士。歷官台州知府。事見清咸豐《順德縣誌》卷一〇。 ► 35篇诗文

張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