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成遊說經臺

· 溫純
爲結煙霞侶,因過尹喜門。 停車逢白鶴,揮麈聽玄言。 瑤草經春長,琪花冒雨繁。 真源如可問,待月坐黃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霞侶:指隱居山林的道士或隱士。
  • 尹喜:古代傳說中的仙人,相傳爲老子弟子。
  • 揮麈:揮動麈尾,古代文士清談時常用的動作,麈尾是一種用麈(一種鹿)的尾毛製成的拂塵。
  • 玄言:深奧的言論,這裏指道家的哲學思想。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比喻珍貴稀有的植物。
  • 琪花:神話傳說中玉樹的花,比喻珍貴美麗的花。
  • 真源:真理的源頭,這裏指道家的根本教義。

翻譯

爲了結交那些隱居山林的道士朋友,我特意拜訪了尹喜的門庭。 停車時恰好遇到一隻白鶴,揮動麈尾聆聽深奧的道家言論。 珍貴的瑤草經歷春天而生長,美麗的琪花在雨中繁盛。 如果可以探尋到真理的源頭,我願意等待月亮升起,在黃昏中靜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尋訪道士,嚮往隱逸生活的情景。詩中通過「煙霞侶」、「尹喜門」、「白鶴」、「玄言」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瑤草、琪花的描繪,增添了詩中的神祕與美麗。結尾的「真源如可問,待月坐黃昏」表達了詩人對道家真理的嚮往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道家哲學的追求。

溫純

明陝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徵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後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諡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