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天寧寺蘭上人房

· 溫純
寶塔何年創,相傳自盛唐。 一燈留法界,片月照迷方。 山斂浮雲盡,風翻貝葉香。 無生如可學,吾欲泛慈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寶塔:指寺廟中的佛塔。
  • 法界:佛教術語,指宇宙萬物的真實本性,即一切事物的本質。
  • 迷方:迷失方向,這裏比喻迷茫的心靈。
  • 貝葉:古代印度用來書寫佛經的樹葉,這裏指佛經。
  • 無生:佛教術語,指超越生死輪迴的境界。
  • 慈航:比喻佛教的救渡,如同船隻渡人過河。

翻譯

寶塔何時建立,傳說源自盛唐時期。 一盞燈火留存法界之光,一片月光照亮迷茫的心靈。 山巒收斂了浮雲,風中翻動着佛經的香氣。 若能學習達到無生之境,我願乘上慈悲的航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寺廟中的靜謐景象,通過對寶塔、燈火、月光、山巒和風中佛經香氣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佛教境界的嚮往和對超越生死的渴望。詩中「一燈留法界,片月照迷方」寓意深遠,既展現了佛教的智慧之光,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尋求與啓迪。末句「無生如可學,吾欲泛慈航」更是直接表達了對佛教救渡的嚮往,體現了詩人對精神解脫的追求。

溫純

明陝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徵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後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諡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