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溪留別熊孟和

· 梁寅
武陽渡口與君別,澹水溪頭重見君。 客裏十年如昨日,世間千態祇浮雲。 荒沙病馬春仍怯,幽館啼鶯晝共聞。 明日臨流忍分袂,石橋煙柳翠紛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澹谿:即澹水谿,河流名。
  • 武陽: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客裡:旅居他鄕。
  • 十年:此処指時間長久,非確指十年。
  • 浮雲: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荒沙:荒涼的沙地。
  • 幽館:幽靜的館捨。
  • 啼鶯:黃鶯的啼叫聲。
  • 分袂:分別,離別。
  • 石橋:石制的橋梁。
  • 菸柳:菸霧籠罩的柳樹,常用來形容春天的景色。

繙譯

在武陽渡口與你分別,又在澹水谿頭再次遇見你。旅居他鄕的十年倣彿昨日,世間千變萬化不過如浮雲。荒涼沙地上的病馬在春天依舊顯得怯弱,幽靜館捨中黃鶯的啼叫聲在白天共同聽聞。明天在流水中忍痛分別,石橋上的菸柳在霧氣中翠綠紛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在不同地點的兩次相遇與別離,通過對比十年時光的匆匆與世間萬物的無常,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無奈。詩中運用了荒沙、病馬、幽館、啼鶯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幽靜的氛圍,增強了離別的感傷。結尾的石橋菸柳,以春天的景色作爲背景,更加凸顯了離別的淒美。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