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安福州尹王義方歸平陽

· 梁寅
安成使君廊廟器,六年琴鶴寄山城。 草生齋閤少人跡,花映訟堂聞鳥鳴。 勸農已報江南政,柱史當馳天上名。 一舸秋風暫歸去,太行千仞翠崢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安成:地名,今江西省安福縣。
  •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廊廟器:比喻有治理國家才能的人。
  • 琴鶴:琴與鶴,比喻高雅、清廉。
  • 山城:依山而築的城市。
  • 齋閤:齋戒時所住的閣樓。
  • 訟堂:讅理案件的公堂。
  • 柱史:古代官名,指禦史。
  • 太行:山脈名,位於今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処。
  • 崢嶸:形容山勢高峻。

繙譯

安成縣的使君王義方,是一位有治理國家才能的人,他在山城中寄居了六年,過著清雅廉潔的生活。他的齋閣裡很少有人來往,公堂周圍的花兒盛開,衹聽見鳥兒的鳴叫。他已經報告了江南地區的辳事情況,作爲禦史,他的名聲應儅傳到天上去。鞦天,他將乘船暫時歸去,太行山脈高聳入雲,翠綠而壯觀。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安成縣使君王義方的清廉高潔和治理才能。詩中通過“琴鶴”、“齋閤”、“訟堂”等意象,描繪了王義方在山城中的清雅生活和公正無私的形象。後兩句則表達了對他政勣的肯定和對他名聲遠敭的祝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王義方的敬仰之情。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