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課業:學業,指學習的內容。
- 德業:道德修養,指品德的培養。
- 二流:這裏指學業和德業,比喻兩方面。
- 一源:同一個源頭,指兩者本質上是相通的。
- 永歌:長久的歌頌。
- 教胄:教育後代。
- 中和性:指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的平衡狀態。
- 虞廷:古代傳說中的虞舜朝廷。
- 典樂官:負責音樂和教育的官員。
翻譯
學業必須與德業共同完成,我將兩者看作是同一個源頭的流派。 長久地歌頌教育後代達到中庸之道,這原本就是虞舜朝廷中負責音樂教育的官員的職責。
賞析
這首詩強調了學業與德業的重要性,並認爲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詩人通過將學業與德業比作同一源頭的兩個流派,表達了它們本質上的統一性。詩中提到的「永歌教胄中和性」,體現了詩人對於教育後代達到中庸之道的期望,同時也暗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最後,詩人以虞舜朝廷的典樂官爲例,進一步強調了教育在培養人才中的核心作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周克道呂汝德入九華兼寄先在山諸君 》 —— [ 明 ] 湛若水
- 《 贈伍春山別駕之嶽州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爲永順彭宣慰題四首天章閣 》 —— [ 明 ] 湛若水
- 《 重陽攜酒同洪侍御覺山諸生方持素何宗遠鍾叔輝鄭孔新周明幾謝振卿周昌逵方毅中登高大科峯見日臺翻王摩詰韻以 》 —— [ 明 ] 湛若水
- 《 承廣西大巡東逵陳侍御下車之初即致書來問蓋公學出於蔣道林有淵源矣以此正己格物而風俗化矣小詩奉寄 》 —— [ 明 ] 湛若水
- 《 甘景陽司訓自郡中還過小瀛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吳純伯奉詔歸侍養宮保白樓翁 》 —— [ 明 ] 湛若水
- 《 懷古三嘆吊屈原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