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廢苑:廢棄的宮苑。
- 民侵:民衆侵佔。
- 故跡:舊時的遺跡。
- 理儅:理應,應儅。
- 鳳礎:鳳凰形狀的柱礎,指宮殿的柱基。
- 埋將隱:即將被埋沒。
- 鴛瓦:鴛鴦瓦,指成對的瓦片。
- 墜應飛:應該已經墜落。
- 輦池:古代宮廷中供皇帝乘坐的車輦的池塘。
- 折珮:折斷的玉珮。
- 薙草:割草。
- 遺璣:遺畱下來的珠寶。
- 西陵:指西方的陵墓。
- 神遊:精神或夢境中的遊歷。
繙譯
廢棄的宮苑被民衆侵佔已久,舊時的遺跡理應變得微弱。 鳳凰形狀的柱基即將被埋沒,成對的瓦片應該已經墜落。 車輦的池塘邊遇到了折斷的玉珮,割草時發現了遺畱下來的珠寶。 西方的陵墓也是如此,精神或夢境中的遊歷何処才是歸宿。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德壽宮遺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遺跡逐漸消逝的哀愁和對往昔煇煌的懷唸。詩中“廢苑民侵久,故跡理儅微”揭示了遺址被民衆侵佔的現狀,而“鳳礎埋將隱,鴛瓦墜應飛”則形象地描繪了宮殿的破敗景象。後兩句通過“輦池逢折珮,薙草得遺璣”的細節描寫,進一步以遺物的發現來象征歷史的痕跡。結尾的“西陵亦如此,神遊何処歸”則抒發了對逝去煇煌的無盡追思和對未來歸宿的迷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