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圖

· 張羽
山人種杏白雲中,谷口花開千樹紅。 自惜朦朧帶朝露,莫愁零落向春風。 春風幾度花開日,煉得丹成應可食。 妙年有術濟人多,況君自是餐霞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朦朧:形容模糊不清的樣子。
  • 零落:指花瓣落下。
  • 餐霞客:指隱居山林,以雲霞爲食的隱士。

繙譯

山中的隱士在白雲繚繞的地方種植杏樹,山穀裡的花兒盛開,千樹萬樹都染成了紅色。 清晨的露水使得花朵看起來朦朧不清,但不必憂愁春風中花瓣的凋落。 春風吹過幾次,花兒又開,鍊制成的丹葯應該可以食用了。 年輕時就有許多救人的方法,何況你本來就是那種以雲霞爲食的隱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隱士的生活景象,通過“種杏白雲中”和“穀口花開千樹紅”的生動描繪,展現了隱士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麪。詩中“自惜朦朧帶朝露,莫愁零落曏春風”表達了隱士對自然變化的淡然態度,而“妙年有術濟人多,況君自是餐霞客”則贊美了隱士的高尚品質和超凡脫俗的生活方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贊美。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