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信果取必:指相信事情的結果是必然的。
- 䀝睨(bì nì):輕視、瞧不起。
- 輕大人:輕視有德行的人。
- 言行尚未必:言行還未能做到必然。
- 何以合鬼神:如何能夠與鬼神相合,即如何能夠得到鬼神的認可。
翻譯
相信事情的結果是必然的人,會輕視那些有德行的人。 如果連言行都還不能做到必然,那麼又怎能得到鬼神的認可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信果取必」的態度,認爲這種態度會導致對有德行的人的輕視。同時,作者強調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認爲如果連基本的言行都不能做到必然,那麼更談不上得到更高層次的認可,如鬼神的認可。詩中透露出一種對於道德和行爲準則的重視,以及對於輕視道德行爲的批判。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問庵僉憲馬君宗孔求題圃中樓亭四首宗德樓 》 —— [ 明 ] 湛若水
- 《 黃孝子觀英賣菜養母四十不娶妻恐妨母食作詩表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劉安峯方伯考滿之京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少司寇惕庵張廷獻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儀制顧郎中遷山東僉事 》 —— [ 明 ] 湛若水
- 《 海印寺鏡光閣登高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癸巳十月廿七翰林舊僚九人作瀛洲勝會於劉紫巖公宅上依原限韻 》 —— [ 明 ] 湛若水
- 《 途中寄督學蔣道林與留山居羅覃宋諸子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