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二首

憂思來中,解之以書書不通。郎且絕意倚酒卮,灑淚相將帳爲篷。 漏刻何心懸懸空,燈花何事等等紅。我在何處問天公,塞上中原一殘叢。 曖曖陣雲溼夜風,二地機聲笛聲同。友人聊聊謂我庸,庸未可憔友亦云。 我亦聞大抵局局麻耶紙,奈何奈何不得已。都是截情成蘇李,明妃馬背辭帝裏。 綠珠樓下隨石氏,居士聞之大笑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解之:解釋,解答。
  • 倚酒卮:倚靠在酒杯旁,形容飲酒。
  • 灑淚相將:淚流滿面地相互扶持。
  • 帳爲篷:帳篷,比喻臨時的住所或避難所。
  • 懸懸空:空懸,形容時間流逝的感覺。
  • 等等紅:等紅,指燈花慢慢變紅,形容等待的情景。
  • 一殘叢:一片殘破的叢林。
  • 曖曖:昏暗不明。
  • 陣雲:戰雲,比喻戰爭的氣氛。
  • 聊聊:閒聊,隨意交談。
  • :平庸,平凡。
  • 局局:侷促,狹窄。
  • 麻耶紙:一種紙張,這裏可能指某種遊戲或娛樂方式。
  • 奈何奈何:無可奈何,沒有辦法。
  • 截情:斷情,割捨情感。
  • 蘇李:蘇武和李陵,古代著名的斷情故事。
  • 明妃:王昭君,古代美女,以和親遠嫁匈奴而著名。
  • 綠珠:古代美女,石崇的妾。
  • 居士:指作者自己,或泛指隱居的人。

翻譯

憂慮從心中涌來,試圖用書信來解釋卻無法傳達。郎君你且放下酒杯,我們淚流滿面地相互扶持,將帳篷作爲臨時的避難所。時間彷彿停滯不前,燈花爲何總是慢慢變紅,我在哪裏向天公發問,身處塞上中原的一片殘破叢林之中。昏暗的戰雲溼潤了夜風,兩地的機聲和笛聲似乎在同一時刻響起。友人隨意地告訴我,我平庸無奇,但平庸未必不好,友人也這麼說。我聽說大多數人都在狹窄的紙張上玩着侷促的遊戲,無可奈何,無可奈何,我也是沒有辦法。我們都像蘇武和李陵那樣割捨情感,明妃王昭君騎在馬背上離開故國,綠珠隨石崇而去,居士聽了這些故事後大笑起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憂慮和對現實的無奈。通過對比自己的處境與歷史人物的命運,詩人表達了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情感的複雜態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帳爲篷」、「懸懸空」等,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最後的大笑,既是對歷史故事的幽默解讀,也是對現實困境的一種超然態度。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百態的深刻洞察。

許國佐

許國佐,字班王,一字欽翼,號舊庵。揭陽人。性豪宕不羈,嗜酒,工詩。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進士。授富順縣知縣,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歸養。清世祖順治三年,劉公顯破揭陽,母被拘。國佐自縛前往,請以身代,並系之,拷掠無完膚,厲聲大罵而死。時以爲死孝雲。有《百洲堂集》、《蜀弦集》、《舊庵拙稿》、《班齋數句話》。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