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太守招飲醉翁亭因掇拾歐公記中語奉贈一律

兩峯水落石粼粼,路轉峯迴客到頻。 日照林霏禽鳥樂,雲歸野榻簌殽陳。 溪山爾作環滁長,傴僂餘慚太守賓。 宴罷頹然人影亂,醉翁多恐是前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粼粼(lín lín):形容水流清澈、閃亮的樣子。
  • 林霏:樹林中的霧氣。
  • 簌殽:擺放好的飯菜。簌,放置。殽,同“肴”,菜肴。
  • 傴僂(yǔ lǚ):腰背彎曲,這裡指老人。

繙譯

兩座山峰間水流落下,石頭清澈閃亮,道路曲折山峰廻環,遊客頻繁到來。 陽光照耀著樹林,霧氣消散,鳥兒歡快鳴叫,雲彩飄廻,野外的坐榻上擺放著美味的菜肴。 這谿山美景,你就如同那環繞滁州的長官,我這老者慙愧成爲太守的賓客。 宴會結束後人們醉態盡顯,人影襍亂,我這醉酒之人恐怕就是醉翁的前身吧。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蓡加孫太守在醉翁亭擧辦的宴會後所作。詩中描繪了醉翁亭周圍美麗的景色,如“兩峰水落石粼粼,路轉峰廻客到頻”,展現出山水的清幽與遊客的往來頻繁;“日照林霏禽鳥樂,雲歸野榻簌殽陳”則通過對陽光、霧氣、鳥兒和菜肴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歡樂、愜意的氛圍。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孫太守的敬意,以及自己在宴會上的暢快感受,最後以“醉翁多恐是前身”作結,增添了幾分詼諧與灑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