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望瀑布次張曲江韻

飛瀑從天下,懸石淨晚氛。 飄時全似雪,滴處半和雲。 風斷珠還綴,濤來鬆並聞。 湖光纖翳盡,佳氣坐氤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湖口:鄱陽湖入長江之口,在今江西省九江市附近。
  • :按照。
  • 張曲江: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其詩歌《湖口望廬山瀑佈泉》爲七言古詩。
  • (zuǎn):繼,繼承。
  • (fēn):氣,氣象。
  • (yì):遮蔽,障蔽。
  • 氤氳(yīn yūn):形容菸或雲氣濃鬱。

繙譯

瀑佈從天上飛落而下,懸掛的巨石使傍晚的霧氣變得純淨。 飄落的時候全然似雪,滴落的地方半與雲霧相連。 風停了,水珠像斷了線的珍珠又重新連綴,波濤湧來,松樹聲與之一起傳來。 湖水如絲般的遮蔽之物都消失不見,美好的雲氣彌漫其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湖口瀑佈的壯觀景象。首聯“飛瀑從天下,懸石淨晚氛”,以磅礴的氣勢寫出瀑佈從高処飛瀉而下,懸石淨化了傍晚的霧氣,營造出一種宏大的氛圍。頷聯“飄時全似雪,滴処半和雲”,通過比喻的手法,將瀑佈飄落時比作雪,滴落処與雲相連,形象地描繪了瀑佈的形態和神韻。頸聯“風斷珠還綴,濤來松竝聞”,從動態的角度描寫瀑佈,風停後水珠如斷珠般重新連綴,波濤聲與松濤聲交織在一起,富有節奏感。尾聯“湖光纖翳盡,佳氣坐氤氳”,寫湖水的清澈,遮蔽之物消失,雲氣濃鬱,給人以美好的感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生動地展現了湖口瀑佈的雄偉與神秘,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