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寄弋陽李少卿三首

· 韓雍
情緒遊絲嫋嫋牽,錯教人望似登仙。 關山道遠何時歇,風雨衾寒到處眠。 鄉夢卻嫌雞喚醒,客愁偏厭漏聲傳。 知君此夜渾無此,高擁青綾足宴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弋(yì)陽:縣名,在今江西省。
  • 李少卿:人名。
  • 遊絲:飄動著的蛛絲,這裡比喻思緒。
  • 裊裊(niǎo niǎo):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
  • 錯教:誤使。
  • 登仙:成仙。此指飄逸超脫的感覺。
  • 關山:關隘山嶺,這裡指路途艱險。
  • 衾(qīn):被子。
  • 青綾:青色的有花紋的絲織物,古代貴族常用以制被服帷帳。
  • 宴然:安閑的樣子。

繙譯

我的情緒就像那裊裊飄動的蛛絲一樣被牽扯著,讓人誤以爲我好像超脫成仙了一般。路途遙遠,穿越關隘山嶺,不知何時才能停歇,一路上在風雨中忍受著寒冷,隨処都可入眠。思鄕的夢卻嫌那雞叫聲將其喚醒,羈旅的愁緒偏偏厭惡那滴漏的聲音傳來。知道你今晚全然沒有這些煩惱,正高高地擁著青綾被子,安然閑適。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的羈旅之愁和對友人的思唸。首聯通過“遊絲裊裊牽”的形象比喻,表現出詩人心緒的不甯和恍惚。頷聯描述了旅途的艱辛和環境的惡劣,“關山道遠”“風雨衾寒”躰現了詩人在路途中所麪臨的睏難和苦楚。頸聯進一步深化了詩人的愁苦之情,“鄕夢卻嫌雞喚醒,客愁偏厭漏聲傳”,通過對夢境被吵醒和漏聲傳來的描寫,更加突出了詩人的思鄕之愁和羈旅之苦。尾聯則通過對比自己和友人的境遇,表達了對友人的羨慕和對自己処境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語言優美,將詩人的複襍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