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階:高位。
- 倏忽(shū hū):很快地,忽然。
- 昌辰:良辰,這裏指盛世。
- 兩京:明朝的北京和南京。
- 司邦禁:掌管國家的法紀。
- 四海:天下。
- 期:期望。
- 秉國鈞:執掌國家大政。
-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青銅禮器,這裏指功業。
- 勳名:功名。
- 斗山:比喻人們對死者的敬仰,這裏指薛司寇的品德和威望。
- 生芻奠(chú diàn):表示對死者的祭奠,這裏指作者來不及爲薛司寇祭奠。
翻譯
在高位上歷經了三十個春秋,怎料突然間就告別了這盛世年華。北京和南京不再有他掌管國家法紀,天下之人空自期望他能執掌國家大政。他的功業功名已成往事,想起他如高山般的品德和威望令人懷念。我與他同朝爲官,卻來不及爲他送上祭奠之物,滿眼西風,倍感悲傷。
賞析
這首詩是韓雍爲悼念薛司寇而作。詩的首聯表達了對薛司寇歷經多年卻突然離世的悲痛和惋惜。頷聯則強調了薛司寇在國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他的離去使得國家失去了一位能臣,人們對他的期望也落空了。頸聯通過回憶薛司寇的功業和品德,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懷念。尾聯則描述了作者來不及爲薛司寇祭奠的遺憾和內心的悲傷,西風的描寫更增添了淒涼的氛圍。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薛司寇的讚美和懷念,體現了作者對友人離世的沉痛之情。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韓雍的其他作品
- 《 劉文介公冢子貢士節入廣校讎文介集事竣還鄉予出公榜中年最少辱公最知愛且重節之爲人操履學識綽有父風故作詩 》 —— [ 明 ] 韓雍
- 《 送黃給事中暉使滿刺加國 》 —— [ 明 ] 韓雍
- 《 寄內叔金上舍 》 —— [ 明 ] 韓雍
- 《 送陳梅軒先生 》 —— [ 明 ] 韓雍
- 《 近得文兒書報數年間置有田若干畝予竊自念平生宦拙未嘗有私積遺文惟南京常祿付文置產亦未必遽能得如此之多誠 》 —— [ 明 ] 韓雍
- 《 輓南京大理何寺丞衷 》 —— [ 明 ] 韓雍
- 《 成化元年二月四日早在浙藩官廨得驛報使者齎敕旨進予復官都臺統師徵兩廣先一日與二三知己遊西湖晚歸醉臥驚覺 》 —— [ 明 ] 韓雍
- 《 祁陽道中次韻三首答薛司徒 》 —— [ 明 ] 韓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