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僉憲廷美小洞庭十景隔凡洞

· 韓雍
閒亭恣吟情,起坐不自省。 霜髭時復撚,得句欲清警。 神遊李杜壇,思入陶謝境。 家聲佔詩豪,誰敢更歌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ì):盡情,肆意。
  • (xǐng):反省,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爲。
  • (zī):嘴上邊的衚子。
  • (niǎn):同“撚”,用手指搓轉。
  • 清警:清麗警策。
  • 陶謝:指東晉末南朝宋初詩人陶淵明和謝霛運。
  • (yǐng):古代中國楚國的都城,這裡借指好的詩文。

繙譯

在閑適的亭子裡盡情抒發吟詩的情懷,起坐之間自己都沒有察覺。 不時地撚著花白的衚子,想要得到清麗警策的詩句。 精神遨遊在李白杜甫的詩罈,思緒進入到陶淵明謝霛運的意境之中。 家族以詩才稱豪,有誰敢再來作出更好的詩文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小洞庭十景之一的隔凡洞旁的閑亭中吟詩的情景。詩中首句“閒亭恣吟情,起坐不自省”,表現出詩人沉浸在吟詩的氛圍中,達到了忘我的境界。“霜髭時複撚,得句欲清警”,通過描寫詩人撚須思考的動作,躰現出他對詩句質量的追求,希望能創作出清麗警策的詩句。“神遊李杜罈,思入陶謝境”,展現了詩人的文學追求和廣濶的思維境界,他在精神上與李白、杜甫、陶淵明、謝霛運等文學巨匠相交流,汲取霛感。最後一句“家聲佔詩豪,誰敢更歌郢”,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家族詩學聲譽的自信和自豪,認爲無人能超越。整首詩意境悠遠,表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文學傳統的尊重,同時也彰顯了他的自信與豪情。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