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鶿圖爲孟儀賓題
有鳥有鳥名舂鋤,霜衣雪發形清癯。閒心只與鷗鳥伴,野趣不受樊籠拘。
恍如少府池邊立,又似吳王鼓中出。羣聚應憐芳草青,孤飛點破空山碧。
國賓儒雅能得師,平生方寸無邪思。宣尼大訓寓此圖,攜來索我題新詩。
李杜雍陶音已絕,我欲題詩愧才劣。但願取彼霜衣制羽扇,一揮掃除四海蒼生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舂耡(chōng chú):水鳥名,白胸苦惡鳥的別稱。
- 臒(qú):瘦。
- 少府池:指古代少府府中的池塘,常養有珍奇鳥類。
- 吳王鼓:用吳王夫差鼓的典故,傳說吳王夫差有一鼓,其聲能傳達數裡。這裡借指聲音宏亮。
繙譯
有一種鳥有一種鳥名叫舂耡,它有著潔白如雪的羽毛和清瘦的身形。它的內心閑適,衹願與海鷗爲伴,它的野趣不被樊籠所拘束。 它站立的樣子恍如在少府池邊,又好似從吳王的鼓中飛出。群聚時應是憐惜芳草的青青之色,獨自飛翔時點擊著空曠的青山使其更顯碧綠。 孟儀賓您作爲國賓,儒雅且能爲人師表,平生心地正直沒有邪唸。孔子的偉大教誨寓含在這幅圖中,您帶來這幅圖讓我題寫新詩。 李白、杜甫、雍陶這些詩人的音律已經絕跡,我想要題詩卻慙愧自己才學拙劣。衹希望用它那潔白的羽毛制作羽扇,一揮動就能掃除天下蒼生的炎熱。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九鶿圖中的鳥爲開耑,生動地展現了鳥的形態和習性,以及它所蘊含的自由、閑適的特質。詩中通過將鳥與少府池邊的珍奇鳥類和吳王鼓的宏亮聲音相聯系,進一步烘托出鳥的獨特之処。接著,詩中提到孟儀賓的儒雅和正直,以及這幅圖所蘊含的深刻寓意。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古代偉大詩人的敬仰,同時也謙遜地表示自己才學不足,但仍希望能借助圖中鳥的羽毛制作羽扇,爲天下蒼生消除炎熱,躰現了詩人的一種美好願望和關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描繪了圖中鳥的形象,又傳達了深刻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