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高日觀比部

高視俯中原,山川多鬱結。屈指歷詞場,大小各區別。 角觸牙爭勢不同,大鵬振翼搖輕風。鷹鸇燕雀一時起,高者入漢低飛蓬。 吾粵挺然天之側,羅浮屹峙撐南國。靈妙不數珠犀奇,曉氣尚能懸五色。 開元之世有曲江,國初先生五者良。手提只輪當大隊,攬挈日月回精光。 濟南諸子多凌厲,逸氣自是無一世。獨言吾國有小樑,迭主齊盟紛結袂。 中祕當年號老成,篆籀草隸工較精。楨伯書生頗趫桀,亦與等輩爭高名。 大雅琳琅間斷絕,絲管啁嘈世所悅。衣鉢誰人悟正因,文章有道存蜩掇。 比部高公曠世才,大義親承法眼來。樑李歐黎都及見,夜入寒潭剖蚌胎。 大曆丰神建安骨,六朝粉黛凋無色。玉琬常凌冰雪虛,寶劍乍視光猶逼。 嗟予生晚後數子,得公引迪差可喜。大海津涯渺莫尋,一葦正渡亦如此。 此事沉吟久未陳,世人笑我真狂生。因公感激具至意,醉歌袒裼如有神。 人生世路常偪側,去住功名若瞬息。滿腹愁腸可奈何,寸心萬古堪鐫勒。 詞賦風流事豈徒,鳳鳥既至河出圖。昔賢鞭弭今猶在,此日須公金僕姑。 師武臣力不失霸,置身肯在楊馬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屈指:彎着指頭計數。
  • :經歷,經過。
  • 詞場:文壇。
  • 角觸牙爭:比喻在文學領域的競爭。
  • 大鵬:神話中的大鳥,常用來象徵志向高遠的人。
  • 振翼:展翅。
  • 鷹鸇(yīng zhān):兩種猛禽。
  • 燕雀:比喻平凡的人。
  • 吾粵:我的廣東。
  • 挺然:挺拔的樣子。
  • 羅浮:山名,在廣東境內。
  • 屹峙(yì zhì):聳立。
  • 靈妙:神奇巧妙。
  • 珠犀:珍珠和犀牛角,泛指珍貴的物品。
  • 曉氣:清晨的霧氣。
  • 五色:多種顏色,這裏形容景色多彩。
  • 開元:唐玄宗年號,這裏指代唐朝開元年間的繁榮文化。
  • 曲江:這裏可能指唐朝的張九齡,他是開元年間的名臣和文學家。
  • 國初:國家建立初期。
  • 只輪:一隻車輪,比喻獨自擔當重任。
  • 攬挈(qiè):帶領,提攜。
  • 精光:光輝。
  • 濟南諸子:濟南地區的一些文人。
  • 凌厲:意氣昂揚,氣勢猛烈。
  • 逸氣:超逸的氣概。
  • 吾國:我們的國家。
  • 小梁:可能指某人,具體不詳。
  • 迭主齊盟:輪流主持盟會,這裏指在文壇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
  • 結袂(mèi):結伴,攜手。
  • 中祕:宮廷藏書之處,也指掌管宮廷藏書的官員。
  • 老成:閱歷多而練達世事。
  • 篆籀(zhuàn zhòu):篆書和籀文,古代的字體。
  • 楨伯:人名,具體不詳。
  • 趫桀(qiáo jié):矯健勇猛。
  • 大雅:《詩經》的一部分,這裏指高雅的文學藝術。
  • 琳琅(lín láng):精美的玉石,比喻美好的事物。
  • 啁嘈(zhōu cáo):聲音嘈雜。
  • 衣鉢(yī bō):原指佛教中師父傳授給徒弟的袈裟和鉢,後泛指傳授下來的思想、學術、技能等。
  • 正因:正確的原因或道理。
  • 蜩掇(tiáo duō):蟬的幼蟲,這裏比喻微小的事物。
  • 比部:古代官署名,這裏指高日觀的官職。
  • 高公:對高日觀的尊稱。
  • 法眼:佛教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這裏比喻高瞻遠矚的見識。
  • 大曆:唐代宗年號。
  • 建安骨:指東漢末年建安時期的文學風格,以風骨遒勁著稱。
  • 六朝粉黛:六朝時期的美女,這裏借指六朝時期的文學風格,多注重形式和辭藻的華麗。
  • 玉琬(wǎn):玉製的食器,這裏比喻人的品德高潔。
  • 寸心:內心。
  • 鐫勒(juān lè):雕刻。
  • 詞賦風流:指文學才華和風度。
  • 鳳鳥:傳說中的神鳥,象徵祥瑞。
  • 河出圖:傳說黃河出現河圖,是吉祥的徵兆,也象徵着文化的興盛。
  • 鞭弭(mǐ):馬鞭和弓,這裏指武力和軍事才能。
  • 金僕姑:箭名,這裏指精良的武器。

翻譯

高公您高瞻遠矚,俯瞰中原大地,看到山川間有許多鬱結之氣。屈指算來,在文壇上,文人墨客大小各有不同。在文學領域中,人們競爭激烈,如同角觸牙爭,而大鵬展翅,振翅高飛,如搖輕風。鷹、鸇、燕、雀一同飛起,高的升入雲霄,低的如飛蓬般飄蕩。 我們廣東挺立於天地之側,羅浮山聳立着,支撐着南國的大地。這裏神奇巧妙,不遜於珍珠犀角的奇特,清晨的霧氣還能呈現出五色的美景。 開元年間有張九齡那樣的文學大家,國家建立初期也有五位優秀的先生。有人手提一隻車輪,獨自擔當重任,帶領衆人,讓日月都煥發出光輝。 濟南的諸多文人意氣昂揚,超逸的氣概世間無人能比。只說我們國家有小梁,輪流主持盟會,衆人紛紛結伴相隨。 宮廷藏書之地曾有被稱爲老成的人,篆籀草隸的功夫都很精湛。楨伯書生頗爲矯健勇猛,也和同輩人爭奪高名。 高雅的文學藝術美好之作已間斷絕,絲竹管樂的嘈雜之聲卻是世人所喜愛的。傳承的學問誰能領悟其中的真正原因,寫文章有其道理,如同從蟬幼蟲中獲取智慧。 比部的高公您是曠古奇才,從高瞻遠矚的見識中傳承了大義。梁、李、歐、黎都曾被您見到,您如夜入寒潭剖蚌取胎般探尋真理。 您的作品既有大曆年間的神韻,又有建安時期的風骨,讓六朝時期注重辭藻華麗的文風都黯然失色。您的品德如高潔的玉琬,常凌駕於冰雪之上,您的寶劍乍一看,光芒逼人。 嘆我出生晚於幾位先賢,能得到您的引導和啓迪,真是令人欣喜。如同在大海的邊際難以尋找方向,但一根蘆葦也能像這樣渡海。 這件事我沉思良久卻未陳述,世人笑我真是個狂生。因爲您我充滿感激,表達出真摯的心意,醉酒高歌,袒露着身體,如有神助。 人生的道路常常狹窄艱難,來去和功名都如瞬間之事。滿腹的愁腸不知如何是好,內心的情感卻可以萬古銘刻。 詩詞歌賦的風流之事豈能是徒勞,鳳鳥已至,黃河出現河圖。往昔的賢能之人的武力和才能如今仍然存在,今日需要您這樣的人手持精良的武器。 學習兵法,擁有強大的武力,才能不失霸主地位,置身其中,怎能在楊、馬之下。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贈給高日觀比部的,對高日觀的才華和品德進行了讚美。詩中先描繪了中原的山川和文壇的景象,通過對比大鵬與其他鳥兒,展現了高日觀的卓越不凡。接着提到了廣東的獨特風貌以及歷史上的文學大家和優秀人物,讚揚了他們的成就和影響力。然後着重描寫了高日觀的曠世之才、大義和高瞻遠矚的見識,以及他的作品所具有的獨特風格和魅力,如既有大曆的丰神,又有建安的風骨,品德高潔如玉琬,氣勢逼人如寶劍。作者表達了自己對高日觀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認爲能得到他的引導是一件幸事,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人生的感慨,認爲人生道路艱難,但內心的情感可以永恆銘刻。最後,詩中提到詩詞歌賦並非徒勞之事,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視,希望像高日觀這樣的人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爲國家的繁榮做出貢獻。整首詩語言豐富,用典較多,氣勢磅礴,充分展現了作者對高日觀的讚美和對人生、文學的思考。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