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同湯中允嘉賓黃儀部貞父張民部孟奇劉民部元定米明府仲詔沈虞部季彪徐兵部鳴卿畢祕書孟侯鄧兵部玄度蔡兵

北闕晴霞繞,西山爽氣來。 車塵紛郭市,花影傍郊臺。 入夏薰風試,辭春落絮催。 誰人懷雅尚,何處騁新裁。 新裁屬桂苑,雅尚存蘭阪。 燃藜志獨勤,拄笏心常遠。 且聽蟬鳴初,勿愁鶯喚晚。 遂擬逐鄒枚,相將挾劉阮。 阮飲何如劉,枚文亦似鄒。 瓊瑤堪並照,鸞鶴可爲儔。 珠小隨星聚,蠅微附驥遊。 便應疏禮法,敢謂廁風流。 流深透寒沼,叢薄間疏筱。 勝事草橋邊,逸興雲林表。 驅車尚患遲,策駟休嫌杳。 景物頗同吳,風色常如曉。 曉意在潛鱗,知心付綠蘋。 丹花紛滿把,芳味暗沾脣。 共問土城跡,難尋野渡津。 頹基留愴念,宿莽迥清神。 神遊九州隘,念決秋毫界。 祕理搜根荄,虛襟消芥蒂。 楚騷盛懷芳,齊諧多志怪。 偶談豈用伸,就奕何妨敗。 敗英起撲衣,密柳暗藏扉。 掛瓢思任性,抱甕羨忘機。 日夕牛羊下,煙沉鳥雀歸。 羣公猶致戀,賤子欲何依。 依依良有以,矯矯私自喜。 獲遇李君車,願進張良履。 不誇簪紱隨,但歆色笑邇。 冀北蹇從鞭,司南迷可指。 指喻論難窮,圜連辨莫終。 彭殤寧異歲,鵬燕共乘風。 過去應成幻,將來豈盡空。 異時一念至,幽思滿懷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闕(què):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 爽氣:明朗開豁的自然景象。
  • 薰風:和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桂苑:指科舉考場。
  • 蘭阪:長滿蘭草的山坡。
  • 燃藜:指夜讀或勤奮學習。
  • 拄笏(zhǔ hù):古代大臣上朝時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這裏指心有遠大抱負。
  • 鄒枚:鄒陽和枚乘,漢代文學家,後以「鄒枚」借指富於才藻之士。
  • 劉阮:指劉晨和阮肇,相傳二人入天台山採藥,遇二仙女,結爲夫婦,半年後回家,子孫已過七代。後用作遊仙或男女幽會的典故。
  • 瓊瑤:美玉,這裏比喻美好的詩文。
  • (chóu):伴侶。
  • (xiǎo):細竹子。
  • (gāi):草根。
  • 芥蒂:比喻心裏的嫌隙或不快。
  • 簪紱(zān fú):冠簪和纓帶。古代官員服飾。借指仕宦。

翻譯

北面宮殿的晴霞縈繞,西山的清爽之氣飄來。 車塵在城郭集市中紛紛揚揚,花影依傍着郊外的亭臺。 進入夏季和暖的風開始吹拂,辭別春天,落絮被催促着飄舞。 誰心懷高雅的情趣,又在何處施展新的才思。 新的才思屬於科舉考場,高雅之氣留存於長滿蘭草的山坡。 勤奮夜讀志向堅定,心懷着遠大抱負。 暫且聽着初夏蟬鳴開始,不要憂愁黃鶯啼叫得晚。 於是打算追隨鄒枚那樣的才士,相互攜手如同劉阮般浪漫。 像阮籍飲酒那般豪放,像枚乘作文那般出色。 美好的詩文如美玉般可相媲美,如鸞鶴般可爲伴侶。 如小星星般相聚的寶珠雖小,如蒼蠅般微小的也能依附駿馬而遊。 就應該疏遠禮法的束縛,怎敢說自己置身於風流雅士之中。 水流深深滲透寒冷的池沼,從叢生的草木間穿過稀疏的竹子。 美好的事情在草橋邊發生,超逸的興致在山林之外表現。 驅車前往還擔心遲到,策馬前行不要嫌路途遙遠。 這裏的景物與吳地頗爲相似,風色常常如清晨般清新。 清晨的意趣在潛伏的魚兒中,將知心話託付給綠色的浮萍。 手中滿把的紅花紛紛綻放,芳香的味道暗暗沾到嘴唇上。 一起詢問土城的遺蹟,卻難以找到荒野渡口的津渡。 頹敗的基址留下悲傷的思念,叢生的野草讓人精神清爽。 精神遨遊九州的狹隘之地,心念決斷於細微之處。 探尋奧祕的道理搜索到草根,開闊胸懷消除心中的嫌隙。 楚地的《離騷》充滿懷念芳草的情感,齊地的《齊諧》多記載神奇怪異之事。 偶爾談論哪裏需要刻意表達,就算下棋何妨失敗。 敗落的花瓣飛起撲上衣衫,茂密的柳樹暗中藏着門戶。 掛起瓢子思考着任性自在,抱着水甕羨慕那種忘卻機巧之心。 傍晚時分牛羊歸來,煙霧沉沉鳥雀歸巢。 諸位公侯尚且留戀,我這個卑微之人又想要依靠什麼。 依戀是有原因的,驕傲自喜也是有緣由的。 有幸遇到李君的車子,願意進獻張良的鞋子。 不誇耀跟隨仕宦,只欣喜能有親近的神色笑語。 希望像北方的劣馬能跟隨馬鞭,像司南迷失後仍能有所指向。 指喻論述難以窮盡,循環相連的辯論沒有終點。 長壽和短壽難道有不同的年歲,大鵬和燕子都能共同乘風。 過去的事情應該成爲虛幻,未來的事情豈能完全落空。 不同時候的一個念頭到來,幽深的思緒便充滿心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初夏時節文人雅士們在草橋聚會賦詩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聚會活動以及人們的情感和思考的描寫,展現了一種豐富多彩的文化氛圍和深厚的情感內涵。

詩的開頭通過描繪北闕的晴霞和西山的爽氣,以及車塵和花影,營造出了一種明朗開闊的氛圍。隨後,詩人描述了初夏的特點,如薰風、落絮等,表現出季節的變化。接着,詩人表達了對高雅情趣和新才思的追求,以及對古代文學之士的敬仰和效仿之意。

在詩中,詩人還描繪了聚會的場景和人們的活動,如探討文學、下棋、欣賞景色等,展現了文人雅士們的風流才情和閒適心境。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如對歷史遺蹟的感慨、對自然奧祕的探索、對人生境遇的思考等,使詩歌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內涵。

整首詩用詞豐富,意境優美,通過對各種景象和情感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人生和文學的熱愛與追求,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