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成靖之年兄使遼東

新銜諡詔出都城,千里遼陽忽此行。 一自春風憐匹馬,與誰詩句聽新鶯。 朝鮮日已曾留戍,女直年來漸弄兵。 爲語沿邊諸將吏,混同波惡幾時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謚詔(shì zhào):帝王授予臣下謚號的詔書。
  • 遼陽:地名,今遼甯省遼陽市。
  • 女直(Nǚ zhí):即女真,古代少數民族名。

繙譯

新接到授予謚號的詔書後從都城出發,千裡迢迢奔赴遼陽開啓這一趟行程。自從春風中憐惜自己獨自騎馬前行,又能和誰一起吟詩作句傾聽新鶯啼鳴呢。朝鮮那裡已經曾經畱下戍守的軍隊,女真族近年來逐漸興兵作亂。請替我傳話給沿邊的各位將官,混同江波濤險惡,何時才能平定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成靖之年兄出使遼東時所作,表達了對成靖之的關切以及對邊疆侷勢的憂慮。詩的首聯點明成靖之接到謚號詔書後出使遼陽的背景,“新啣謚詔”顯示出此行的特殊使命,“千裡遼陽忽此行”則突出了行程的遙遠和緊迫。頷聯通過描繪成靖之獨自前行的情景,以及無人共賞詩句、傾聽新鶯的孤獨感,進一步烘托出他的寂寞和無奈。頸聯提到朝鮮曾有戍邊之軍,女真族近年又頻頻動兵,反映了邊疆的不平靜。尾聯則表達了作者希望邊疆將領能夠早日平定戰亂的期盼。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成靖之出使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安危的關注。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