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遼陽:地名,此處指明朝與後金(後改爲清)作戰的地區。
- 雨涕:淚如雨下,形容極度悲痛。(「涕」,讀音:tì)
- 埋輪斧鉞:表示堅決執法,無畏權貴。(「鉞」,讀音:yuè)
- 攬轡:指控制馬匹,引申爲掌握政權。
- 臣節:臣子的節操。
- 汗史:此處指載入史冊。
- 主恩湛露:皇帝的恩澤如濃重的露水,形容恩澤深厚。
- 彤扉:紅色的宮門,借指宮廷。
翻譯
當那一天遼陽開始被敵軍攻破包圍圈,傳來的消息讓人悲痛得淚如雨下,揮之不去。 堅決執法的精神如同那斧鉞之靈依然存在,而掌握政權治理江山的形勢卻已今非昔比。 臣子的節操如清霜般高潔,將被留存史冊,皇上的恩澤如濃重的露水從紅色的宮門降下。 不必用悲哀的歌謠來招魂,等待着捆綁敵奴,奏響勝利的凱歌歸來。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韓日纘爲挽張見平侍御而作,表達了對張見平的深切緬懷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詩的首聯通過「遼陽始破圍」的消息,渲染出悲痛的氛圍。頷聯中「埋輪斧鉞靈猶在」讚揚了張見平堅決執法的精神,而「攬轡江山事已非」則感慨時局的變化。頸聯強調了張見平的臣子節操將被歷史銘記,同時也體現了皇帝的恩澤。尾聯則表達了作者對勝利的期待,希望能夠戰勝敵人,奏凱而歸。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逝者的敬意,又抒發了對國家前途的關切,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對正義的追求。